新华社山东新泰8月20日电(记者邓卫华、王志)继19日山东省新泰市柴汶河溃口堤坝被成功封堵后,20日,山东华源矿业公司煤矿溃水事故抢险救援全面转入抽排井下积水阶段。同时,加固溃口堤坝和确定172名被困矿工身份的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目前,有关方面正积极做好矿工家属的安抚工作。
20日下午,记者在华源煤矿立井口看到,抢险人员正在对即将安装抽水设备的井口位置实施加固。而在3号钢缆机道(斜井),两台水泵同时开动,持续不断地从井下抽出略显浑浊的积水。
全国水害防治专家、山东“8·17”溃水事故抢险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卜昌森告诉记者,目前投入使用的抽水水泵已达4台,整体抽水能力为660立方米/小时。预计到20日夜间,将有另外两台水泵启用,21日将有第7台水泵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从河北、河南、中煤集团等地紧急抽调的多台大马力水泵已陆续运抵矿区。记者在现场看到,从胜利油田紧急调集的大型钻井设备高高地竖立在矿区一角,已经开始钻井打空,按计划将钻10个孔,每个孔都将安装一台水泵排水。
卜昌森告诉记者,随着其他水泵陆续投入使用,特别是两台马力均为1000立方米/小时的大型水泵启用,预计第一阶段井下排水能力将大幅提高到5000立方米/小时。
矿井排水速度的加快,使华源煤矿井下水位开始下降。记者从20日晚间溃水事故最新的情况通报会上获悉,自19日6时30分到20日15时30分,华源煤矿井下积水水位已持续下降30多个小时,井下水位达到+71.1米(地表标高约+170米),比此前的最高水位下降21.5米。
在积极加快排水的同时,溃口封堵堤坝的加固工程取得明显进展。记者20日下午在溃口抢险现场看到,参与抢险的绝大部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都已撤离堵口一线,只有少量武警官兵仍在现场待命。
站在新筑的封堵水坝上,十几辆标有“抢险运输车”的载重汽车正往来于大坝和公路之间,源源不断地将满载的砂石卸在大坝一头,然后由推土机迅速将砂石平铺在坝体上,坝基加固工程主要都由机械完成。此时,驯服的柴汶河水听话地沿坝边缓缓流去,完全没有了当初的凶猛势头。
目前,新修筑的封堵水坝长度接近80米,坝体已经加宽到20米,高度超过了对面的河岸高度。同时,水坝两侧都用防水塑料遮挡着,砂石厚度达到数米。
在溃口处新堤与废弃砂井之间的低洼地带,也筑起了两道新的拦截堤坝。40名抢险矿工排成一对,通过互相传递将一袋袋砂石包投入拦截坝的内侧,阻止柴汶河水通过沙土渗漏进入煤矿井下。
山东“8·17”溃水事故抢险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阻止砂井附近低洼地区的积水继续溃入矿井,目前指挥部已着手准备在砂井外围构筑坚固坝体,同时也是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发生新的降雨再次通过砂井溃入煤矿。
一直在新泰现场指挥事故救援的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20日再次来到溃口抢险现场,查看了废弃砂井的情况,并到华源煤矿矿区的3个抽水点现场了解了井下积水抽排的进度情况。
抢险指挥部专门成立的事故善后工作组,正积极开展对被困人员的身份、家庭住址逐一核查。据记者掌握的最新情况,目前被困井下的172名矿工的身份已基本确定。其中,111人为华源煤矿矿上工人,其余为从周边地区招来的农民工。除4人分别来自泗水、汶上、济南、东营外,其余人员均来自泰安。
目前,泰安市政府、新泰市政府分别负责通知这些被困矿工所在县、乡政府和村委会,动员干部分工负责,逐一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对已赶到矿上的被困人员家属,积极进行安置,并派专人做好接待和安抚工作,以确保矿区秩序稳定。
此外,20日山东“8·17”溃水事故抢险指挥部还成立了专门的卫生组,由山东省防疫专家和泰安市、新泰市卫生局,以及新汶矿业集团卫生处组成,主要从事事故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目前,卫生组已对可能遭受污染的水源进行了取样化验,暂时没有发现问题。
8月17日,山东新汶地区突降几十年不遇的暴雨,引发汶河支流柴汶河溃口达65米,洪水通过废弃砂井迅速溃入华源煤矿,导致172名矿工被困井下。

山东淹井事故:加固河堤 监测溃水 加快井下排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和总体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山东新泰“8.17”洪水淹井事故现场继续协助地方政府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抢险救灾指挥部于19日晚和20日上午听取了各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按照“一堵、二排、三救、四停”的抢险救灾总体方案,确定当前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排水方案,加快水泵安装进度并从地面打钻开辟新的装泵通路。

李毅中等领导察看巨大的溃水沙坑 李毅中、赵铁锤在事故矿井指导排水救援
国家采取措施多方抽调大马力水泵驰援事故煤矿
记者从国家安监总局获悉,国家安监总局已从中煤集团紧急抽调两台排水量为1000立方米/小时的大水泵,目前正在运往山东新泰途中。国家安监总局从河北、河南等地紧急抽调的4台大型水泵目前已经运抵事故煤矿;从胜利油田抽调的钻井机械已运抵矿区,目前正在准备钻井。

国家安监总局抽调胜利油田钻井机械投入“8·17”溃水事故抢险工作。8月20日,在山东新泰市“8·17”溃水事故现场,来自胜利油田钻井队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开展钻井工作。山东发生“8·17”溃水事故后,国家安监总局和山东省紧急从胜利油田抽调钻井机械到发生事故的矿区,用于打井抽水加快抢险进程。目前,胜利油田已经出动200多车次,运送抢险人员130多名,将4套大型钻井设备运输到位,其中一个钻井平台已经安装完毕开始钻井工作。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山东华源煤矿溃水事故172名被困矿工身份已确定
记者从20日召开的山东“8·17”溃水事故最新情况通报会上获悉,目前被困井下的172名矿工的身份基本确定。
现已查明,172名被困井下的矿工中,170人为汉族,2人为回族。从矿工身份来看,其中111人为矿上工人,其余为从周边地区招来的农民工。从矿工来源地看,除2人来自济宁(一人来自泗水,一人来自汶上)以及来自济南、东营各1人外,其余人员均来自泰安。负责善后工作的泰安市政府、新泰市政府已分别通知被困矿工所在县、乡政府和村委会,并动员干部分工负责,逐一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
山东溃水煤矿事故救援获重大进展 但仍面临难题
8月19日,参加抢险的矿工和部队官兵在用沙袋等封堵溃口、加固新堤坝。 当日凌晨3时38分,在抢险矿工和解放军、武警官兵的昼夜封堵下,直接导致山东“8·17”溃水事故的汶河支流柴汶河溃口处封堵工程基本实现合龙,为下一步开展井下积水抽排和人员救援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发生特大溃水淹井事故的山东华源煤矿抢险救援工作19日取得重大进展。随着主要溃水源头新泰柴汶河溃口被成功封堵,目前事故救援重点正由堵水转入排水救人,但仍面临积水量大、防范次生事故发生等困难。
19日3时38分,经过2000余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矿工等人员30多个小时的持续奋战,溃口处终于被封堵合龙。据统计,为成功封堵溃口,当地共动用了800多辆物资运输车辆,投入土石方2万多立方米,向溃口处填入了27辆装满沙石的载重汽车。
山东省一煤矿17日发生溃水事故 172人下落不明
山东省新汶矿务局张庄煤矿17日14时30分许发生一起地表水溃入井下事故。截至18日1时30分,仍有172人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