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8月30日电(记者郭威)“能听见我的声音吗?”“很清楚!”8月29日下午,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村通工程卫星电话开通仪式现场,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青海省省长宋秀岩分别和两个州的日谢村、岗日村村民通了电话。清晰的通话效果标志着青海省村通工程已经全部落实。
近年来,青海省村通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村通比例逐年上升。2004年以来,青海省共投资6.4亿元,使1507个村通了电话。截至2006年底,青海省通电话比例上升到93.4%,乡镇通电话达到100%。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一些农牧边远地区的通信建设困难很大,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共有186个行政村面临这样的困境。由于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它们成了青海省最后一批未落实村通工程的行政村。
据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芮晓武介绍,玉树、果洛州雪峰耸立、山脉交错,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气候复杂多变,至今仍有不少行政村未通路、未通电,用地面通信手段解决通电话的问题不实际。卫星通信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建设成本低,解决农村地区特别是地处偏远、条件恶劣的农牧区通电话问题相对可行。今年6月,青海省决定由中国卫通承担玉树、果洛州186个行政村的村通工程,这些未落实村通工程的行政村终于找到了“婆家”。
记者了解到,在通话费用方面,使用这套卫星设备拨打电话,没有月租费,本地和国内长途都是每分钟0.2元,也能拨打港澳台和国际长途。来自玉树州囊谦县毛庄乡的俄金才仁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到县里要走80公里路,现在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比越野车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