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托起太阳映山沟——记北京大台中心小学教师群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 任卫东、李江涛)9月1日是北京市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学生们又迎来新的学年。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大山深处,有一所普通的矿区小学——大台中心小学,这里离门头沟城区还有40余公里,开车要一个小时。学校现有学生1000多人,95%以上是矿工子女。全体学生中有730多人为外地借读生,超过总数的70%。学校现有教师近80人,他们常年扎根山区,甘于清贫,克服困难,为山区教育默默奉献,谱写着净化、升华人类灵魂的华章。

    用爱心温暖人、养育人

    记者日前驱车来到深山中的大台中心小学。离校门还有几百米时,因路窄坡陡,只好下车步行。校门外是一段集市,狭窄的街道两旁都是低矮的门市房,还有几个小饭馆,门外摆放着几张破旧的饭桌。沿着坡路走进学校大门,整洁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教学楼前不大的操场四周,摆满了开着鲜花的花盆。一群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上体操课。教学楼的楼道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无论是教室还是楼道内的玻璃窗,都擦得干干净净。

    提起他们的老师,学生张晓楠、王芳没说上几句就哭了:“我们的老师太好了,他们为我们操碎了心。”

    大台中心小学的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中,外来务工子女多、兄弟姐妹多、单亲家庭多,父母文化程度低。许多父母因文化水平低,不能辅导子女,更多的人则抱着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不管的想法。很多学生长年随父母在全国各地流动,有的学生上一段时间的学就走了,甚至不通知学校。有的人过了一两年又回来上学了。此外,大台地区人员复杂,外来人口多,刑满释放、劳教人员多,加上家长的文化素质低,这些都对孩子们的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学校的学生来自15个省份,各地的教材不同,学生们的年龄和成绩差异都很大。许多人刚来时基础很差,连汉语拼音都不会,更别说英语了。由于教师编制少,每名老师都要带两个班的课,一个班有四五十名学生。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们没有怨言,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许多老师早上7点就到校为学生补课,下午放学后又接着补课。他们坚持家访,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李连茹老师的班上有个女生,学习成绩很好,但父亲去世,母亲打短工,家境贫困。李老师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习,经常接济她,其他老师也经常送来衣服和文具。类似的事情,在大台中心小学很常见。

    今年51岁的刘淑敏老师从教近30年,一直耕耘在山区教育教学第一线。她多年担任中、高年级班主任,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的王俊英老师,谢绝了多位大学同学邀请去城区任教的好意,一直留在学校教体育。她训练的学生多次在全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中获奖。她说:“我从小在山区长大,对这里有感情。我觉得在这里当一辈子体育老师挺好的,与那些已当了大学教授的同学们比起来,我同样很自豪。”

    更令人感动的是,王老师从1972年起就一直照顾非亲非故的邻居萧大妈,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1987年,萧大妈的丈夫去世;第二年,萧大妈又患上了冠心病,照顾她的重任全部落在王老师的肩上。大妈每次看病都是她陪着,大妈住院时,她总是白天上班,晚上陪床,一直到大妈康复。

    2002年,大妈突发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王老师要上班,家中还有年迈的公婆需要伺候,实在忙不过来,只好把大妈安排到煤矿敬老院。王老师作为山区教师,收入不高。可她每月都要挤出至少800多元钱给大妈交生活费、药费等。

    “逆流而上” 以校为家

    今年40多岁的校长宋茂盛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分配到这所学校当老师,一干就是19年。他带着记者来到学校的教师宿舍。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宿舍内,只有两张单人床、两个铁皮的储物柜等少量家具,房顶还渗着水。副校长邓小燕带着女儿与另一位女教师和孩子,一共四个人挤住在这里。

    因为学校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为不影响工作,有七位教师不仅自己坚持多年在山区工作,还把自己的孩子从城区转到学校的附属幼儿园或小学。

    “妈妈,今天是周末,我们又能见到爸爸和爷爷、奶奶了。”每当邓小燕老师看到女儿天真的笑脸,听到她清脆的话语时,一种别样的滋味就涌上心头。几年前,邓老师刚当上学校的教导主任,为不耽误工作,又能把女儿带在身边,她把还不到4岁的女儿接到学校的幼儿园。只有周末,娘俩才能回到门头沟城区的家。如今,女儿已在这所学校上到四年级了。

    邓小燕说,家里人曾劝她把孩子送到城区的小学,也想过把她调到城区,但都被她拒绝了。“现在我和孩子都习惯了,她在这里很快乐,也有很多好朋友。只是我非常忙,经常没时间管她,她就一个人吃食堂,晚上复习、洗漱等等都靠自己。有很多次,我很晚回到宿舍,看到她还硬撑着不睡,两眼巴巴地等我回去。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孩子,可一工作起来还是忘了照顾她。”邓老师的话语中流露出几许无奈和对孩子的歉疚。

    宋茂盛校长告诉记者,10多年前,大台中心小学等山区学校的教师自称为“九三学社”成员:早上9点他们从门头沟城区坐火车到校上课,下午坐3点的火车回家。那时,山区条件更差、条件更艰苦,老师们如此晚来早走,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近几年,许多京西山里的教师调到城镇、城镇教师流向城里,被形容为“一江春水向东流”。然而,大台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却“逆流而上”,长年扎根在山区学校教书育人。

    山沟沟里也能办出好学校

    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学校注意在事业上激励、在生活上关心、在情感上呵护教师:制定了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在考核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将考核结果与评选骨干和先进、奖励升级紧密结合在一起。还开展了骨干教师观摩课、家长开放课活动,并跨校带徒。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有意识地对教师进行创新能力、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每年都评选10名校级骨干教师,给予奖励。学校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养教师,与名校北京黄城根小学建立长期的手拉手关系,定时选派区、校骨干教师到那里听课学习。

    学校还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创造条件,力求让他们也有与城镇学校相同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教师更换办公桌椅,为三所学校安装塑钢门窗,改造和新建村小食堂,更换校车和教师用床,为住宿教师添置了衣柜和热水器等。

    学校去年招聘了一位家在贵州的女教师,她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庭条件很好,不愿意让她到这么远的地方工作。为此她过年回家时和父母吵了一架,大年三十就回到了学校。宋校长知道后,给她做工作,并用摄像机录下她在学校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寄给她的父母。学校还在“五一”期间多批给她几天假,让她回去看望父母,并报销了她的往返路费。她的父母看到后很受感动,转而支持她留在学校工作。

    近几年,学校不仅教学成绩突出,而且教师成长很快。在2006至2007学年度,学校的语文达标率为98.1%,优秀率55.1%;数学达标率为98.2%,优秀率55%,在门头沟区名列前茅。教师中有数十人次在市级评比和各项竞赛中获奖,还有多人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学校还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市百所好家长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健康促进学校等称号。

 
 
 相关链接
· 新华时评: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07年教师节活动安排等情况
· 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工作是教师节重要内容
· 今年教师节主题是"尊师重教、奠基未来"并有多项部署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