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1月6日电(记者 沈翀、皮曙初)6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展览艺术开幕式在位于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艺术馆隆重举行。此后八艺节将陆续推出30余场艺术展,给湖北人民带去艺术的饕餮盛宴。
展览艺术集中展示的是舞台艺术之外的艺术风采和成就。自七艺节开始,展览艺术活动成为中国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八艺节组委会介绍,本次艺术节共有32台大型艺术展,内容涵盖美术、书法、摄影、文物、动漫、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既有全国性艺术大展,又有体现荆楚地域文化的特色展览,充分体现了艺术节的中国气派和国家水平,并展示了荆楚文化神奇浪漫的独特魅力。
包括前期零星开始的展览,6日武汉共有18台艺术展同时上演,其中艺术馆的5个展览全部免费向百姓开放,它们分别是《湖北省美协成立50年优秀美术作品展》《荆楚狂歌——周韶华画展》《翰墨馨香舞乾坤——国际书法名家作品展》《冶建之光——中国一冶版画50年回顾展》。
《荆楚狂歌》的作者湖北省著名画家周韶华说,艺术起源于人民,需要人民的参与,艺术家只有亲近人民、亲近生活、亲近自然,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此后,《荆楚韵·梨园情——书画作品联展》《荆楚之光——摄影艺术联展》等艺术展也将在八艺节期间陆续与公众见面。
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颁发
新华社武汉11月6日电(记者 廖君、魏梦佳)6日,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在武汉颁发。“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获创新奖特等奖,“体制机制创新使北京儿艺获得新发展”等14个项目获得创新奖。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创新奖获奖项目中,多数属于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示范性五方面俱佳的项目,其中区域整合、联动发展的项目,占总数的1/3强,这表明当前文化领域的创新水平有了提高,整合、共享等方式有力推动了区域内文化创新水平、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提升。
设立于2004年的文化部创新奖,目的是在文化艺术领域大力倡导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鼓励和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项目不超过15项,其中特别优秀的项目授予特等奖,特等奖奖项不超过两项。
湖北省博物馆向市民免费开放
新华社武汉11月6日电(记者 皮曙初、沈翀)馆藏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盖骨等珍贵文物的湖北省博物馆6日起免费向社会开放。当日数千群众前往博物馆参观,共同欣赏了展出的数万件珍贵文物。
湖北省博物馆是当地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收藏有各类文物20余万件(套),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其四大镇馆之宝是,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盖骨和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自上世纪60年代初向观众开放以来,湖北省博物馆一直实行收费制。2004年5月起,该馆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或由家长携带的未成年人实行免票,但对学生个人参观则实行半票。
为使更多的珍品与老百姓见面,2002年起湖北省博物馆启动扩建工程,今年9月完工后新开放的省博物馆建筑面积达到3万余平方米,展出包括曾侯乙编钟展、九连墩古墓展、郧县人陈列展等14项展览,它们以不同角度全面地反映出湖北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重大发现。
今年国庆节期间,面目一新的省博物馆进行预展,观众提出数百条意见,听取群众意见后,湖北省政府决定让省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使更多的老百姓能欣赏到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免费开放博物馆得到广大市民的拥护。6日,市民胡德顺夫妇坐车一个多小时从汉阳赶来博物馆参观,他说:“博物馆虽然在武汉,可我也是第一次来,其实早就想看看,可是30元的票价太贵了,免费开放为市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王红星说:“湖北省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完全是政府埋单,这是把博物馆作为实现公共服务的一种手段。”
记者看到博物馆门口的“免费参观须知”上写着,为保证参观效果,并利于保护文物,实行免费后该馆对参观人数有一定限制,每天上午3500人次,下午1500人次,团体参观须提前一天电话预约。
为了实行免费开放,湖北省政府给博物馆补贴了3000万元,用于补贴其门票收入和日常运行费用。
川剧《欲海狂潮》演绎中国版“高老头”
新华社武汉11月6日电(记者 黎昌政、田建军)成都市川剧院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黄石分会场表演的川剧《欲海狂潮》,演绎了一部中国版的“高老头”。这部悲剧哲理戏5日、6日连演两场,深得观众喜爱。
《欲海狂潮》改编自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话剧《榆树下的欲望》,讲述了一个中国版“高老头”的故事:贪婪成性的白老头把三儿子三郎当长工,积攒下不少财产,大儿子、二儿子不堪忍受而离家出走,三郎想着总有一天父亲的财产是自己的而守在白老头身边,不想白老头却娶来年轻美貌的妻子。正当白老头幸福无比时,娇妻却与三郎由母子变成情人。
这部戏成功地塑造了多情任性的少妇、孤独怨愤的青年、强悍凶狠的老头等艺术形象,展示了人们沉浮在欲望中的痛苦与欢乐、获得与失落、理性与疯狂、善良与邪恶等种种情态。
一位前来观看演出的湖北师范学院的老师说,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态,折射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其“一场大火将一切付之一炬”的大悲剧结局,带给人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