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刘铮、韩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26日表示,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主要关注点,在国际议程中变得更加重要。
陈冯富珍通过视频系统,向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发表致辞。她感谢中国政府主办这次高层论坛,并指出中国在一代人多一点的时间里已从担忧粮食保障问题迈进到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陈冯富珍指出,当前食品生产日益工业化,食品供应已全球化,迅速城市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加工食品、到餐馆吃饭,使人们更加容易因任何环节上的食品安全纰漏而遭受影响。
她认为,这些趋势导致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这次论坛主要着重于相关信息与技术专长的国际交流,这非常正确。防止食源性疾病有许多工作可以做,而且目前有许多技术专长可以作为科学指导。
“政府对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多关注,就要对食品安全有多关注。” 陈冯富珍强调。
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公布的《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人类面临食源性疾病的威胁。
综述:加强国际合作 保障食品安全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刘铮、韩洁、张晓松)由国家质检总局发起,并与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主办的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26日在北京召开。
保障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协商解决国际食品安全问题、尽快建立国际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在这次论坛上,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对加强食品安全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通过视频系统致辞时对中国政府主办这次高层论坛表示感谢,并指出中国在一代人多一点的时间里“已从担忧粮食保障问题迈进到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陈冯富珍认为,当前食品生产日益工业化,食品供应已全球化,迅速城市化以及生活方式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加工食品、到餐馆吃饭,这些趋势导致严重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急剧增加。此次论坛主要着重于相关信息与技术专长的国际交流,非常正确。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问题,是全球共同的关注和共同的责任。”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强调了国际合作重要性。
面对食品安全的新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代表恩多指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在改进食品安全体系、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新形势下这些努力需要加强。
“保障食品安全将成为工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责任。”出席论坛的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社会发展经济学家宋思年说。他透露,亚行刚刚完成一项帮助中国改进食品安全管理的技术援助项目。
目前,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9%以上,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总体上是好的。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监管、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仍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
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论坛上提出建议:以交流先进管理经验为主,加强食品安全领域国际合作;以控制农兽药残留为主,更加重视食品产地环境保护;以可追溯为主,建立畅通的食品信息通报制度;以科学、合理、促进贸易为主,妥善解决国际食品安全问题;以客观、准确为主,及时向媒体提供信息。
质检总局当天分别与德国和韩国有关部门签署了中德《关于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卫生合作协议》和中韩《双边食品安全合作协定》。
“对于国家之间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出现的分歧,应当本着技术问题技术解决的原则,反对炒作和指责,反对利用食品安全设置贸易壁垒,反对将食品安全问题政治化。”李长江强调。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包括成立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开展为期四个月的专项整治。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中国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中国食品安全会迈上新台阶,会让中国和全世界消费者更放心、更满意。


图表:我国已发布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965项 新华社发
吴仪:中国愿意和各国一道为食品安全作更大努力
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26日在京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保障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国愿意和世界各国一道,为维护全球食品安全作出更大的努力。
百家企业共同签署"中国企业食品安全北京承诺书"
25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企业论坛”上,来自国内食品行业近130家企业代表作出承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诚信经营;树立和强化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履行第一责任人义务。
覆盖15万产品信息商品条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开通
11月22日,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推出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在京开通。该平台是一个基于国际通用标准、采用条码及自动识别技术的食品安全信息溯源和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已覆盖了全国5万家食品企业的15万种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