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出坚实步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 江国成、顾瑞珍)“虽然建设中的苏州-宿迁工业园还没有一家企业投产,但总投资35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将于本月8日开工,计划明年年底建成运营。工业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将达到国家1级A类标准,这是国家最严格的要求”,宿迁市副市长、苏州-宿迁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沈小鹰告诉记者。

    2007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将节能减排作为工作的重点。临近年终,权威部门传来的讯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首次出现“双下降”。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节能减排打出政策组合拳

    永续发展,造福子孙,节能减排至关重要。

    今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此后,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45条具体工作安排。节能减排,以更大的力度向前推进。

    节能减排,一个关键的工作是要遏止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5月23日,国务院发布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步伐,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

    各项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经济政策紧锣密鼓地出台。今年上半年,我国取消了553项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对钢坯、焦炭等142项“两高一资”产品加征或开征出口暂定关税。加大了建设项目环评“区域限批”的力度,12个项目被永久性关停,47个未批先建违法项目全部按要求停止建设或生产。

    在抑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国家还出台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主要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淘汰落后,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立了淘汰落后产能的机制。发展改革委还提高了脱硫机组的上网电价,实行了节能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等等一系列政策、机制。

    为促进循环经济建设,我国建立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第二批以96个单位作为循环经济的示范单位启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快实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也扎实推进。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节能减排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统计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已经出台。全国人大常委会不久前通过了新修订的节能法,《循环经济法》也已提交审议。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总结今年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时说,今年是节能减排政策组合出台的关键之年,中央财政今年共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多项措施发挥效力

    艰苦的努力,换来了积极的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幅度超过去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扭转了连续几年上升的趋势,首次出现双下降。

    一系列变化展示了节能减排措施的成果。今年前三季度,部分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增幅回落。粗钢、水泥、电石、铁合金产量增幅同比分别回落0.8、5.7、8.4和5.3个百分点;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增幅继续回落。铜、铝、铅出口量分别下降59%、57.1%和52.6%。钢材出口增幅呈回落趋势。

    到今年10月,我国电力行业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火电机组1100万千瓦,提前两个月完成今年的任务。初步测算,这些小火电机组关停后,一年可节约原煤145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00万吨。

    钢铁行业上半年关停落后的炼铁产能1140万吨,炼钢产能870万吨。前三季度,全国关停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000万吨,淘汰机焦产能1100万吨等。淘汰落后产能有力地推动了行业节能减排。

    根据计划,今年我国各地将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000万吨,炼钢能力3500万吨;2010年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亿吨,炼钢能力5500万吨。这些目标实现后,今年我国钢铁工业将节能17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9万吨,节水1.4亿吨;2010年将节能5000多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40多万吨,节水2.2亿吨。

    节能减排五年目标一定要实现

    节能减排5年目标,是一个约束性指标,也是一个刚性指标,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实现。而明年将是我国实现这一指标的第3个年头,至为关键。

    虽然节能减排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形势依然严峻。最近一段时期,不少地区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非常强劲,如占二氧化硫排放量70%的钢铁、电力等6大行业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0%,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仍然没有得到改变,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

    特别是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加上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偏低,资源环境成本没有充分体现,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内在动力仍很强烈,大大增加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难度。

    权威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说,我国将逐步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土地、财税、价格、质检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行业项目进入。

    对于地方政府的约束力度也将加大。为持久深入推动全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最近批准的节能减排的考核办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对各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要求,明确将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政府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中国将通过节能减排,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节能减排"大考"督促各地干部从细处树立节能意识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从28日召开的江苏省节约型机关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江苏全省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48.33万吨,与2006年同期(47.9万吨)相比增加了0.9%,而减排目标是3.0%;二氧化硫排放量为63.21万吨,与2006年同期(64.8万吨)相比下降2.45%,而减排目标是3.6%。结果与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这是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三个方案”和“三个办法”之后,江苏省召开的第一个节能减排方面的会议。严峻的形势,让全省的干部感受到压力。

    各地看节能减排"大考" 6位省级领导议环保新举措

    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三个方案”和“三个办法”,将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要依据,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来说,这应该说是一场“大考”,因为他们有可能被“一票否决”。

    科学发展观,呼唤正确的政绩观。“硬约束”指标为节能减排“保驾护航”,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节能减排行动正在向纵深推进。面对环保新政,面对越来越“强硬”的考核、越来越“较真儿”的问责,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省级政府领导怎么想?各地政府又会拿出哪些新措施?

    节能减排掀起全民行动 "硬约束"指标"保驾护航"

    2007年,中国节能减排行动正在向纵深推进。英国一家媒体用“全民运动”来形容中国的这场行动。

    从去年起,各地钢铁、电力等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展开,并置于政府重点监管之下,而自政府机关到每个百姓也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开始,认真履行“节能义务”。

 
 
 相关链接
· 节能减排"大考"督促各地干部从细处树立节能意识
· 我国采取多方面措施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 各地看节能减排"大考" 6位省级领导议环保新举措
· 节能减排掀起全民行动 "硬约束"指标"保驾护航"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