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2月18日电(记者 王汝堂)我国一些地区近年来通过“改水塑景”建设人水和谐的水利风景,水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专家近日在山东介绍,今年我国新增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20多家,全国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已达1000多家。
水利专家称,“改水塑景”是新时期治水理念的一大变革,使水利工程在供水、灌溉、防洪等传统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生态良好的怡人美景。
在“改水塑景”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地方在新建、改建、扩建及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项目的规划、建设中,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充分考虑生态、景观建设的内容,在不影响水利工程所应发挥基本功用的前提下加入生态、景观因素。过去一些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的地方,如今已变得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森林茂密,生机盎然。
当前,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方兴未艾,为山川大地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据统计,仅山东省的国家和省级水利风景区投资已超过100亿元。其中,临沂滨河景区累计投入20多亿元,景区规划建设有奇石园、柿子园、石榴园等18个生态园区,拥有18平方公里的绿地。景区内有乔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数百种,鸟类120多种。在素有“恐龙之乡”之称的山东省诸城市,从今年起,当地政府计划投资10亿元,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建设集“水、岸、滩、堤、路、闸、桥、园、景”于一体的潍河百里生态长廊。
水利部有关专家认为,水利风景区建设虽然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有些地方对水利风景资源缺乏了解,盲目开发、分散开发等破坏风景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水利风景区建设缺乏专业规划人才,缺乏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总体规划指导,出现资源浪费、不合理开发的现象。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