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财政投入“三个倾斜”体现“共建共享”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韩洁、王娅妮)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负责人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投入将优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这“三个倾斜”,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体现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

    得益于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等因素,2003年至2007年5年间,我国财政收支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元,比上一个5年增加10万亿元,年均增长22%,今年将超过5.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左右。财政收入持续大幅度增加,为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实现社会公平创造了良好条件。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财政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条件下,我国财政部门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公共财政支出重点逐步向薄弱地区和薄弱领域倾斜。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财政支出结构仍不尽合理等因素,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建设和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投入仍然不足,“共建共享”在这些领域体现得不够充分。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投入的“三个倾斜”,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是统筹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的需要。

    财政投入的“三个倾斜”,显示了国家集中力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决心。明年,我国城乡居民将切身感受到财政投入“三个倾斜”的诸多实惠:农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将较大幅度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将继续提高;城镇非从业居民将被逐步纳入“医保”覆盖范围,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将全面实施……

    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在努力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科学轨道转变的重要任务之时,财政投入“三个倾斜”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财政改革的方向。

 
 
 相关链接
·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 今年财政收入将超5.1万亿
· 财政支持完善社保制度,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活
· 财政支持生猪、油料、奶业生产及保障供应相关情况
· 湖南将启用新版财政票据
· 江苏省财政安排专款改善司法所基础设施薄弱状况
· 农业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07年达20亿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