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诸多地区大雾成灾 防灾体系尚存在薄弱环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12月24日电(记者 马姝瑞)最近,连续多场大雾席卷全国诸多地区,最严重的福建、安徽两省局部雾日超过20天,不仅造成航班延误、道路受阻,而且引发一连串交通事故,损失严重。大雾成灾,暴露当前的防灾体系尚存在薄弱环节。

    12月7日,安徽合宁高速公路发生80余辆车连环追尾,30余人受伤;13日上午,大雾弥漫的合安高速公路发生十余起交通事故,至少造成3人死亡;19日,宁连、合徐高速公路因雾发生多起车祸,4人丧生……

    人们常把洪水比作“猛兽”,说洪水易造成严重灾害。但近几年来,日趋完善的预警体系、科学的调度指挥等,已使各地制服洪水的能力显著增强,危害被降至最低。反倒是人们不大看重的大雾更能伤人性命。安徽省境内短短几天“雾灾”引发的车祸中,人员死亡数就已超过今年夏天淮河洪灾中的死亡人数!

    大雾导致的高事故率,应当引起高度警觉。据统计,大雾天气中的交通事故高于其他灾害性天气的2.5倍,这与人们对“雾灾”缺乏防范意识有直接关系。12月7日合宁高速公路上80余辆汽车追尾事故中,路面能见度只有约50米,却仍有车辆在时速60公里的情况下“扎堆”行驶。

    防灾减灾是一项综合体系,防御“雾灾”需要社会各界主动协调配合。气象部门首先要科学监测、预报大雾信息,帮助交通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采取限速、限量或封闭道路措施。各地防灾的联动机制也需要确实动起来,尤其是跨省高速路网遭遇“一方有雾一方晴”时,不能只根据自己辖区的情况管理道路交通,而是要关注关联地区的情况,协调行动。对于那些在大雾天气里没有尽到监管、服务职责而引发事故的责任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车辆驾驶人员也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主动减少大雾天气中驾车出行,出行途中则应主动减速慢行、注意避让、服从职能部门管理,减少事故几率。

 
 
 相关链接
· 入冬以来我国遭遇罕见连续大雾 须防范严重危害
· 近期重要文件:防范大雾天气、扶持生猪生产等
· 中央气象台:豫川等地大雾延误杭州机场航班前往
· 河南省发布大雾红色预警 今冬大雾预警已达14次
· 中央气象台发警报:冀晋鲁豫苏皖川琼等地有大雾
· 山东省遭遇入冬以来最大范围大雾 连发11次预警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