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亿吨港口最多的国家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 林红梅)到2007年年底,我国内地亿吨大港由2006年底的12个增至14个,至此,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亿吨港口最多的国家。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1月5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内地港口行业发展迅猛。目前,内地拥有1400多个港口,各类生产性码头泊位3500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200多个。沿海港口共建成生产性泊位5000个左右,设计年货物通过能力34.38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6150万标准箱,承担了内地约九成的外贸货物进出口任务。
他介绍,随着烟台港、营口港去年进入亿吨港行列,我国已有14个亿吨大港。2006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64.1亿吨,同比增长15.1%,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亿标准箱,达到1.127亿标准箱,同比增长20.4%。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四年稳居世界首位。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国内地港口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和外贸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输保障。
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7.3万公里

图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亿吨港口最多的国家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 林红梅)伴随着2007年11.6万公里公路的修通,到2007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357.3万公里。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1月5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介绍,在2007年,总规模约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于年底基本贯通,比原规划提前13年;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建设已完成总量的80%;苏通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相继合龙。预计2007年我国新增公路通车里程达11.6万公里。
李盛霖表示,路网的通达为我国公路水路客货运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预计2007年全年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208.2亿人,旅客周转量11522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0.6%、12.9%;完成货运量190.1亿吨,货物周转量73440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0.8%、12.6%。全国交通系统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协调,确保了煤炭、粮食、石油、铁矿石等重点物资的运输,完成了春运和“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旅客运输任务。针对全国生猪及猪肉等副食品供应趋紧的状况,还加强了城镇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运输。
李盛霖强调,交通要向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转化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 林红梅)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强调,要调整交通结构,把投资重点转向增强交通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建设服务型交通政府部门,增强交通的公共服务能力。
李盛霖1月5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存在着规模总量不足、交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体制机制性障碍仍需进一步消除的新问题。
他指出,2008年交通部将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中央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向公益性强的项目倾斜,突出国家规划的公路水路重点工程、农村交通、科技创新和安保工程建设;加强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整合港口资源,完善功能,加快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航运设施建设;加强运输枢纽站场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
其次,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运输,逐步实现货运无缝衔接和客运零换乘;引导营运车船向标准化、专业化、清洁化方向发展;发展公共客运,构建由快速客运、干线客运、农村客运、旅游客运组成的多层次客运网络服务体系;扩大国轮船队规模。
第三,在自主创新方面,将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促进交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进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与服务系统建设。
第四,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把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贯穿于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岸线资源;完善运输装备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执行车船排放标准,控制和减少营运车辆、船舶的污染排放。
此外,李盛霖表示,将推进和完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干线公路养护机制、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航道管理及养护体制、航运管理体制以及港口管理体制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