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张毅)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9日指出,经过4个多月的专项整治,除西藏外,目前全国县城以上城市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100%,县城以上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及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猪肉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观。
黄海在商务部召开的全国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为期4个月的全国猪肉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商务部、公安部、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建立了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抽调50余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各省市召开动员部署会议700余次,抽调机关干部1.2万人次参加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期间,各地对全国23052家定点屠宰企业逐一登记建档,对符合要求的20000多家企业向社会公布,引导用肉单位和广大消费者购买。关闭不符合要求的企业2591家。
各有关单位在生猪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五个环节分兵把口,共出动执法人员172万余人次,取缔私屠滥宰窝点7740个,缴获私宰肉194万余公斤,销毁病害肉111万余公斤,挂牌督办了44件大案要案。
各地区、各部门着眼于建立各环节可监控、可追溯管理机制,狠抓制度建设。商务部制定了加强生猪屠宰监管、检疫证章标志和台账管理、乡镇生猪屠宰进点管理等多个政策性文件,拟定了屠宰加工、肉品检验等方面急需制修订的10余项标准草案。各地累计投入5亿多元资金扶持屠宰行业,升级改造屠宰企业3279家,扶持重点肉品流通企业668家。
商务部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可能有所回落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张毅)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随着国内生猪生产不断恢复和出栏数量的增加,预计2008年下半年国内猪肉价格可能有所回落,但回落的幅度不会大,不会大幅下降。
黄海说,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内生猪生产得到明显恢复,母猪数量和存栏仔猪数量都明显增加。目前的猪肉供应量和上年同期差不多,但是由于高价仔猪、高价饲料、油价上涨带动运输费用上涨等原因,猪肉价格在成本推动下高位运行。
他认为,2008年上半年,这种成本推动下的猪肉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然会继续。但他也认为,猪肉价格不会无限度上涨,下半年可能会有所回落。
春节前国家将继续投放储备肉以保证供应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张毅)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9日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从12月下旬开始,国家开始投放部分储备肉,这一措施使猪肉批发价涨幅有所回落。春节前国家将继续投放储备肉,以保证春节市场供应。
黄海在商务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每年春节一些副食品价格都会有所上升,在当前副食品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商务部和有关部门将通过加强市场监测、加强市场调剂、增加库存等措施,确保春节期间主要副食品不断档、不脱销。
他说,商务部将继续加强主要副食品的市场监测,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和供应。除了市场自发调节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将组织产销对接,对主要副食品和粮油产品进行调剂。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采取财政支持手段,鼓励商业企业适当提高重要商品的库存量。
黄海说,政府有关部门还将继续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作用,组织重要消费品的进口,减少国内短缺消费品的出口,以确保国内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