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消协消费警示:先交钱后领奖"中奖"活动是骗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刘羊旸)消费时突然被告知中大奖,但是必须先交个人所得税或公证费等费用才能得到奖金奖品,对于这种“好事”,中国消费者协会10日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遇到此事要冷静,提高警惕,切莫上当。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分析说,不法分子诈骗手法主要是:在消费者较为熟悉的产品中偷偷加入伪造的“中奖卡”“刮刮卡”,且多数有“奖”,要想领到“奖”,必须先支付给“发奖者”一定金额的个人所得税或公证费等费用。而事实上,标称的活动主办企业从未举办类似的有奖活动。这种先交钱、后领奖的“中奖”活动是骗局。

    这位负责人称,在春节来临之际,不法分子利用传统的消费高峰期行骗的可能性会更大。为此,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

    一是对任何需要先支付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费用才能兑奖的“中奖”,均不要相信。

    二是“中奖”活动主办单位是法定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通俗地说,就是消费者“中奖”后,办手续、领奖金奖品完全不需要以任何形式从自己口袋里支出任何费用。

    个人中奖如为现金形式,扣缴义务人应在支付消费者的奖金中代扣代缴,而不应要求消费者先行缴纳。对于非现金形式的“中奖”,已有地方税务部门明确要求活动单位按中奖收入总额扣除20%税款后的余额设奖。主办单位无权收取中奖者个人所得税。

    三是公证处承办抽奖公证时会要求抽奖主办单位自己交纳公证费,不会由中奖者分别交纳。有关奖项设置及发放产生的其他费用,按照目前通行的做法,有实力、负责任的主办单位都会自行承担。

    四是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5000元。任何抽奖式有奖销售所设奖项超过5000元都属于违法行为。对于超过5000元的抽奖式“大奖”,消费者一定要格外提防,不仅不能相信,还应向有关部门举报。

 
 
 相关链接
· 中消协:08年消费维权主题确定为“消费与责任”
· 中消协回应农民对农村消费维权工作的四大期盼
· 中消协警示:灵芝孢子油不抗癌 违规宣传花样多
· 中消协最新调查显示近半数农民对化肥使用"不满"
· 中消协:农村消费趋势折射出农民生活的五大变化
· 中消协发布“十一”黄金周出国出境游七项提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