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各地广大干部群众和官兵春节期间继续坚守在岗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2月7日,河北曹妃甸边防检查站官兵在矿石码头执勤。春节期间,驻守在河北400多公里海岸线上的边防官兵依然坚守工作岗位,加强港区边防检查、海上巡逻、治安管控,守护着渤海湾的安宁与稳定。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武警部队十万余官兵坚守哨位 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 张东波)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一,武警部队十万余官兵坚守在祖国大江南北、边疆海岛的哨位上,维护着祖国安宁和社会和谐与稳定。

    2月7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天安门广场。广场上,阳光灿烂,游人如织,一派祥和景象。在广场东侧入口处执勤的四川籍战士唐华告诉记者:“虽然不能回老家和家人团聚,但能在天安门广场为祖国站岗,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

    在武警总部作战勤务指挥中心,记者通过网络指挥大屏幕看到,在祖国各地的重要警卫目标哨位上,都有武警战士执勤的身影。中心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在各大中等城市,每天有2万多武警官兵在大街小巷武装巡逻。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时,晚会现场的周边就有300多名武警战士默默地在寒风中执勤。

    据中心值班人员介绍,除夕夜,武警各总队、各机动师和特警学院的军政主官一律坚守在岗位上,全武警部队共有389名军师职领导干部到基层慰问官兵,5100余名机关干部放弃休假到基层指导部队执勤。

    2月6日除夕夜,东北特钢集团大连基地的工人坚守工作岗位。当日,东北特钢集团大连、抚顺、北满三个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厂的一线员工坚守生产岗位,以辛勤的劳动迎接鼠年到来。 新华社发(刘德斌 摄)

    煤矿春节不放假——各地煤炭企业春节加班产煤见闻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为缓解电力和煤炭供应出现的紧张局面,煤炭企业职工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坚持生产,努力增加煤炭产量。

    记者高风太原报道:多产原煤保供应,加班加点过大年

    新春时节,地处塞外的中煤能源平朔公司的生产矿区,电铲轰鸣、卡车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就在除夕这一天,平朔公司原煤生产28.6万吨,商品煤外运21.5万吨,创造了建矿史上的新纪录。

    平朔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电煤生产基地和最大的煤炭生产单一矿区。今年春节,平朔公司为保证电煤供应加班加点,有力地支援了南方灾区。

    “关键时刻,一定要为国出力,展示中央企业新形象!”节日期间,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总经理经天亮来到平朔矿区生产一线,与矿工一起过年。

    一号井工矿矿长张忠温,已连续4年没有回家过年,今年妻儿来到平朔,希望一家三口过一个团圆年,可是他却又没能回家;机电队长张万永,在井下检修时被碰伤了鼻梁,在医院缝合了两针后,二话没说又返回了生产岗位;安家岭露天矿两位刚刚结婚的职工,毅然告别新婚燕尔的妻子下了矿井;洗运中心35名正赶上休息的职工,主动提出不回家过年了,坚持在矿生产。

    在保电煤供应的特殊时期,平朔公司响亮地提出:2月份煤炭产量力争完成638万吨,计划日均生产煤炭22万吨,比一月份平均日产20万吨提高10%;日均外运商品煤量达到2200车、17万吨以上,比一月份平均每天装运1460车、约11.7万吨提高51%。

    “南方受了灾,需要我们在春节期间多产煤多运煤,就是再苦再累也一定要全力以赴。”平朔公司总经理刘泽民说。

    任君呼和浩特报道:煤矿春节不放假——内蒙古煤炭企业春节加班产煤见闻

    “大哥过年好啊,我们煤矿今年不放假,你替我给老妈妈拜个年,就说儿子守成给她老人家磕头了。”2月6日傍晚,矿工马守成在下井前来到矿长办公室,给远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老家的堂哥打电话,嘱托他替自己给老母亲拜个年。

    矿工马守成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民营企业乌兰煤炭集团石圪台煤矿已经干了3年,往年腊月二十三一过,他就可以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前段时间,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遭受了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作为全国能源大市,鄂尔多斯市响应国家号召,自加压力,要求全市70余座中央驻地和地方煤矿放弃春节休息,加紧生产,日产百万吨优质电煤支援南方灾区。

    马守成和全市1万多名矿工和工作人员一样,放弃了节日团聚,坚守在生产一线。据悉,这是几十年来当地煤矿企业第一次春节不放假。

    2月6日在石圪台煤矿,所有的人都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若不是鲜红的春联和高挂的大红灯笼,怎么也看不出今天是大年三十。

    石圪台煤矿是1965年建成的老矿,2007年11月技改完成后,年生产能力达到了45万吨,是此次支援南方抗灾电煤生产的重点矿之一。

    矿长郭爱权说,往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当地所有的煤矿就全部停产了,俗称“歇窑”,还要举行传统的“祭窑”仪式,等到过了正月初七“小年”,才开始恢复生产。然而,今年为了支援南方抗灾,我们打破了延续40多年的传统形式,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加足马力生产。矿上140多名矿工和10多名行政人员没有一人离岗,许多家属也来到矿上和大家一起过年。

    矿上职工食堂的厨师老刘这几天可是忙坏了,在热气笼罩的厨房里,他把羊肉、猪肘子、鲤鱼等当地人称“八大碗”的过年菜肴蒸在笼屉里,等待晚上矿工们下班后一起吃顿热乎乎的年夜饭。

    往年,家里一大家子的年夜饭全靠老刘这个“厨师”张罗,今年一进腊月他就没有回过家,全力以赴安排好矿工的伙食。老刘说,矿工们放弃了过年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让他们吃得好点多产煤,支援南方灾区,再忙也觉得值!

    在通往包头、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等地煤炭集装站的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运煤车川流不息。运煤司机史三说,往年这个时候路上没有一辆运煤车,辛苦奔波了一年的司机们就盼着过年这几天和家人团聚,给再多的钱也不会出车。今年为了支援南方灾区,我们把年就过在运煤路上了。

    将要陪同矿工们一起“守岁”的乌兰煤炭集团董事长李玉良告诉记者,作为民营企业,我们要主动承担起帮助南方抗灾的社会责任,争取圆满完成电煤生产任务。

    马德甲、厚建刚兰州报道:甘肃华亭煤业集团力保电煤供应

    面对甘肃省电煤库存下降和南方城市用电紧张的局面,华亭煤业集团公司全力以赴抓好电煤的生产和供应。截至1月31日,华亭煤业集团公司共突击抢运发往平凉、宝鸡两大电厂电煤42.2万吨,同时向南方市场发运电煤16.8万吨,以保障周边电厂生产的用煤需求,并创下该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单月发运电煤的最高纪录。

    进入1月,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关于确保电力供应的指示精神,华亭煤业集团公司对电煤生产、供应工作作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抓紧抓好电煤供应。各生产矿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负荷运转,千方百计多产煤、多供煤。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矿井一线,跟班指挥,加强组织协调,狠抓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负责煤炭外销外运的该集团公司销售运输公司专门成立了电煤铁路运输协调小组,派出人员与西安铁路局协调,力求把车次从原来每天7列增加到每天8列组织运行,并与固原车务段、平凉南站、迎水桥机务段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发挥机车牵引能力,多拉快跑。

    这个集团公司还加强各装车站点的货源组织和业务流程优化,各岗位人员加班加点在凌晨严寒气温下依然正常作业,保证电煤运输车辆随到随装,即装即发。

    华亭煤业集团公司销售运输公司汽运司副经理李小儒告诉记者,针对公路运输严重受阻的情况,汽车运输公司组织人员和车辆,冒着风雪沿途铺设炉渣,减小道路积雪带来的安全隐患,全力保障站煤库存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华亭西华电厂上站煤每天平均运输量达3800多吨,平凉电厂上站煤每天平均运输量达8000多吨。

    丁铭、张香莲准格尔报道:除夕之夜——煤田开出电煤车

    农历除夕之夜,当全国各地烟花升起、爆竹燃放的时候,一列列满载电煤的列车驶出准格尔煤田,奔向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我国南方地区。

    准格尔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这里有我国特大型、现代化的露天煤矿-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记者在这里了解到,2月6日这一天,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全天生产煤炭达到9万吨,发送煤炭14万吨。

    自今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部分地区出现了电煤供应紧张局面。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煤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挖掘潜力,合理组织生产,将露天煤炭日产量由原来的每天6万吨提高到现在的7万吨。

    与此同时,全公司还克服冬季运输困难,优化电煤运输组织,提高外运电煤输送能力,全力以赴保装车,最大限度地压缩装车作业时间,在保证管内发电厂电煤及时供应的前提下,加强与太原铁路局的协调,增加出大同电煤量,为让灾区老百姓过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而努力。

    据统计,1月份,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商品煤装车247.65万吨,平均每天7.99万吨;准能大准铁路公司发送煤炭量达442.45万吨,超计划47.5万吨。进入2月份以来,每天生产煤炭平均达到7.5万吨、商品煤装车8万吨。从2月1日到6日,已生产煤炭51.7万吨,大准铁路共发送煤炭量87.7万吨,其中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装车量50.1万吨。 

    2月6日,来自河南省电力公司的工程人员在湖南郴州东成线被冰雪压塌的137号高压铁塔处搭建新塔。 2月6日是农历除夕,而在遭受五十年来最严重冰雪灾害的湖南郴州,前来支援湖南电网重建的河南省电力公司工程人员正在运送输电线、搭建新铁塔,全力抢修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湖南郴州电网,力争早日恢复供电。此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抢修完一条220千伏的线路,郴州电网与国家电网成功连通。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6600余名武警官兵仍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 张东波)在欢度新年的爆竹声中,6600余名武警官兵仍然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清理道路冰雪、搬运救灾物质和疏散滞留旅客。截至目前,武警部队累计投入抗灾救灾的总兵力已达31.9万人次。

    据武警总部作战勤务指挥中心值班人员介绍,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等总部4位领导分别在湖南、江西、广西、安徽等地抗灾救灾一线慰问部队官兵和指导抗灾救灾。全部队共有28名军以上领导在一线指挥部队抗灾救灾。2月6日,在湖南、江西、贵州等重灾区,武警部队共动用车辆236台,清理积雪结冰道路190公里,搬运救灾物资590吨,疏散滞留旅客和受灾群众6000余人。

    抢险保电一线上的除夕夜

    新华社南昌2月7日电(记者蓝天蔚)距离江西抚州市区50多公里的界山岭北风呼啸,透着刺骨的寒冷。2月6日晚8时,这里依旧闪着灯光,208名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泥浆裹身,正在忙碌地抢修着故障线路。连续奋战了7天7夜的他们,在抢险保电一线上迎来了中国传统的除夕夜。

    自从山上的铁塔倒塌后,抚州南部南城、宜黄、资溪、广昌、黎川等县供电全部中断,影响了180多万户居民的生产生活。从1月31日起,一场电力保卫战就在这里打响,官兵们一干就是7天,几乎没有歇息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倒塌的104号、105号两座铁塔已经重新搭建了起来,抢修工作进入了最后的架线环节。只要线路一架好,电就可以通了。

    “为了让百万群众过一个亮堂堂的新春佳节,我们就是脱一层皮也要抢修好!”现场指挥的武警水电二总队参谋长张瑞新告诉记者,为确保大年初一实现通电,2月6日下午,总队紧急从驻山西、河北的输变电项目部抽调了31名技术骨干,投入了最后的抢修环节中。

    在1000多米长的山路上,到处停放着抢修的设备,随时准备派上用场。为了节省体力,战士们没有平日里的高歌鼓劲,除了简单、急促的工作对白,几乎没有多余的话,就这样默默地忙碌着。

    几天下来,战士们都很累了。很多战士生了严重的冻疮,鞋子进了水也没换下,里面都结冰了。有的战士脸上冻开了一道道血痕。可大家似乎都忘记了这些,心里都在暗暗较劲:一定要把电通上!

    在山腰上,记者看到4名战士抬着一台维修设备,正艰难地走着。其中的易小燕对记者说:“很想给父母打个电话,给他们报平安,祝他们身体健康、新年快乐。现在看来不可能了,只有心里默默祝福吧。”

    零点一过,意味着中国传统的新年已经到来。远处的村庄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而界山岭的上空只有机器的轰鸣声。战士们就这样忙碌着,一直工作到2月7日2时。

    5000多名电力员工坚守在一线岗位确保湖北电网除夕供电正常

    新华社武汉2月7日电(记者 戴劲松)记者从湖北电力调度中心了解到,除夕迎新之夜共有5000多名电力员工坚守在一线岗位,全省供电在用电负荷比往年同期增加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正常运营,没有发生拉闸限电现象。

    据介绍,湖北省除夕用电负荷最高达1208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300万千瓦,增幅为32.9%。

    全省电力系统抗灾抢险工作为电力有序供应提供了充分保障。2月6日14时45分,湖北黄石电厂的重要外送通道——220千伏“黄板线”抢险工程胜利完工并投入运行。至此,湖北电网除一条联结江西的500千伏线路正在紧张抢修外,所有220千伏以上的重要输电网络全部正常运行。

    此外,经过广大电力职工的奋力拼搏,湖北农村受雪灾损坏的电网已基本修复。除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少数边远山区因环境恶劣供电一时难以恢复外,全省因雪灾一度停电的百万余农户过上了一个明亮温暖的春节。

    据悉,春节期间,湖北省电力公司除有3000多名员工仍奋战在500千伏“咸梦线”抢险现场外,还有约2000名员工坚守在各级电力调度和供电服务岗位上。

    北京3500余名环卫工人坚守在一线岗位 除夕夜清理爆竹皮54.32吨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 殷丽娟)爆竹声声辞旧岁。在人们合家欢乐,燃放鞭炮辞旧迎新的除夕夜晚,北京环卫集团的3500余名环卫工人仍坚守在一线岗位上,截至7日8时30分,共清理爆竹皮54.32吨。这是北京环卫集团7日对外发布的消息。

    据了解,北京环卫集团在除夕夜共派出105辆环卫作业车,经过3500余名环卫工人10个小时的不间断作业,专门清理燃放的爆竹皮54.32吨。

    “看着拉回来一车车红红的爆竹皮,我们都觉得特别喜庆。”马家楼转运站副站长孙中民笑着说。垃圾转运站是今年春节爆竹皮分选的集中地。

    为确保春节期间首都环卫工作的顺利进行,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清洁的环境,北京环卫集团还专门成立了环卫保障工作组,落实责任制,增派环卫作业人员和车辆,做到包括爆竹皮在内的所有春节垃圾日产日清。同时,还组建了应急队伍,对集中燃放点进行重点清扫,防止垃圾中残存烟花爆竹发生爆炸等危害安全事故发生。

    踏着“爆毯”思故乡——上海1.3万名环卫农民工的别样“年味”

    新华社上海2月7日电(记者高路)7日5时45分,天还未放亮,上海龙华寺附近的龙华西路街灯昏黄。两名环卫工人踏在铺满红色爆竹屑的马路上,挥舞着扫帚使劲扫着。寒风凛冽,他们的额头上却渗出了汗珠。除夕一夜爆竹声。截至大年初一10点的统计,上海市民燃放爆竹鞭炮形成的各类垃圾共计1700余吨,比去年除夕增加约300吨。层层红色爆竹屑,连成一片片松软的“爆毯”,覆盖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两名环卫工人笑呵呵地对记者作了自我介绍。年纪稍长的叫张传节,今年54岁,另一位叫李荣德,今年43岁,两人都是从安徽宿州来到上海的农民工,是扫街的“老搭档”了。张传节说:“我一人在上海打工,已经6年没回老家了。他也3年没回了。”“怎么不回家过年?”记者问。李荣德说:“春节这几天,清扫任务最重了。干环卫工这行,市容需要我们,没机会回家过年啊。”

    来自上海市容环卫局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晨扫爆竹屑的环卫工人约1.3万人,全部为外来农民工,而他们中曾经返乡过年的,只占千分之三。两把扫帚舞动着,散落在地上的尘埃随之扬起,气味刺鼻。张传节说,对这味早就习惯了,扫半天下来,擤出的鼻涕全是灰黄色。“这大概就是‘年味’吧!”两人憨厚地笑起来。

    别样的“年味”,不止是嗅觉。李荣德说,大年初一扫爆竹屑,要从除夕夜干到初一下午,尽管挺辛苦,可也觉得挺开心,“家家户户放烟花爆竹,自家看自家的,我是啥热闹都看到了。第二天早上,城里人还在睡觉,但我们在新年看到了一地的红色,就像是对自己贺年,心里觉着喜庆!”6时20分许,天色开始放亮。环卫农民工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新年好!”两人半开玩笑地拱拱手。一条小路已大致扫清,两人取出铁铲,将扫拢的近100公斤爆竹屑铲进垃圾车。向附近垃圾站骑去的环卫三轮车上,张传节的手机铃声响了,他说着说着,眼里突然漾起泪光。挂了电话,他对记者说,是老家侄子打来的电话,“家里清早吃了饺子,都挺好的!”在老家,老张上有80多岁的父母,下有一儿一女和孙子、小外孙,家里弟兄姐妹5口人,年年都是济济一堂,独独缺了他一人。张传节说,还挺惦记老婆的,这些年照顾他家忙里忙外,自己在外6年了,都没回去问一声好。10时许,在芙蓉江路近茅台路,河南商丘籍环卫农民工陆西华同河南的老陈、安徽的老张一起,三人刚扫完分工的几条马路,坐在路旁聊天。“说的都是自己老家的事。家里雪灾怎么样,孩子上学怎么样,自己一年能给家里寄去多少钱……家里一桩桩事儿,都牵挂。”陆西华说。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春节这一叶泊送亲情的小舟,对于上海1.3万名环卫农民工来说,寄托在城市的整洁里,寄托在市民的喜庆中。“看着城里人的欢乐笑脸,我也觉着过了个好年。”李荣德说。

    特写:中国南极长城站考察队员在南极过年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2月7日电(记者 张建松)瞬息万变的南极天气似乎也善解人意,大年三十这天一早,中国南极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雪后初晴,久违的阳光透过云层,温暖地洒落在南极大地。大红的中国结、喜庆的红灯笼、丰收的红辣椒、多彩的京剧脸谱、精致的窗花,早已将长城站内外装饰得喜气洋洋。

    由于长城站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个小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时候,正是长城站的早餐时间,许多考察队员一边吃着早点一边看“春晚”,整个餐厅洋溢着欢声笑语。早餐过后,大家一起包饺子准备中饭,厨艺精湛的陈玉彬厨师则全力以赴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每年春节,中国长城站都会邀请乔治王岛上其他国家考察站的队员来做客,共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今年也不例外。孙云龙站长邀请了俄罗斯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阿蒂加斯站以及智利空军站等的科考队员代表共20多人,来长城站共吃年夜饭。

    17时许,中外科考队员在长城站聚集一堂,共同享用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顿晚餐。“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长城站庆祝中国的春节,我感到中国人很热情、很注重感情,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的房子还很小,现在越来越大了,”爽朗的乌拉圭女医生西尔维娅说。智利空军站站长劳尔今年已是第四次来长城站过年。“希望不是最后一次”,他笑着说,“中国菜非常好吃,我们在这里玩得也很开心。”

    在南极过年,对于任何一名中国科考队员来说,无疑都是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每逢佳节倍思亲”,科考队员们在春节来临之际尤其思念祖国和亲人。

    “虽然说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吃年夜饭、互相敬酒很热闹,但如果说心里不想家、不思念亲人,那是假的。”53岁的老董说着说着就眼圈红了,“在南极,人的内心感觉往往很脆弱,有时想起家人眼泪就会突然掉下来,尤其是逢年过节。”老董名叫董承兴,是上海振华工程监理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按照现代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长城站今年的扩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首次进行全程监理,老董也将因此在长城站越冬。

    来自黑龙江测绘局的高级工程师王连仲,今年已是第二次在长城站过年。他的双亲分别在他去年身在南极和今年即将奔赴南极时去世。说起家人,他同样是黯然神伤。

    “征途远思国强悠悠岁月廿四载,忍孤寂念亲恩铮铮汉子十九条。”张贴在长城站生活栋楼梯口的这副对联,令人过目难忘,感触尤深的是横批“不辱使命”。

    布达拉宫消防大队官兵的新年

    新华社拉萨2月7日电(记者边巴次仁)“全体集合!”大年初一早上5点钟,布达拉宫消防大队的官兵们便开始集合了。

    像往年任何一个新年第一天一样,他们今天又要开始工作了。

    藏族人有大年初一朝拜布达拉宫的习俗,这一天将会有很多人前来朝拜,因此,消防官兵这一天要担负维持朝佛群众秩序的任务。

    由于布达拉宫从7日早上5点钟便开始有朝佛群众陆陆续续前来朝拜,消防官兵的工作也从这一刻开始了。

    记者上午10点多种到达布达拉宫正门的时候,这里已经有几百人在等待进入布达拉宫朝拜,而此前,已经放行了很多人进去朝拜。

    为了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西藏采取了对朝佛群众和游客分段放行的办法。

    此时,在布达拉宫内部,消防官兵和布达拉宫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维持朝佛群众的秩序,因为群众太多,容易出现踩踏等事故。

    布达拉宫消防大队副大队长见才告诉记者,今天,他们出动了全部的干警在维持秩序,很多官兵昨天晚上只睡了三四个小时。

    他说:“本来今天布达拉宫闭馆以后,我们准备搞一个聚餐,庆祝新年的到来,可是我们的官兵都太累了,大家都想在结束工作之后好好睡觉,所以聚餐只能放到明后天了。”

    2007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授予布达拉宫消防大队集体一等功,以表彰消防大队为保护布达拉宫安全做出的突出贡献。

    资料显示,布达拉宫消防大队参加灭火作战、抢险救援346次,及时发现和消除影响布达拉宫消防安全的各类隐患28起,同时义务为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植树万余棵,清运垃圾100余吨,长年赡养孤寡老人2名,定点帮扶孤、残儿童160余名。

    布达拉宫消防大队自23年前进驻布达拉宫以来,布达拉宫这座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海南:春节期间鲜鱼嫩菜北运忙

    新华社海口2月7日电(记者卜云彤)春节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海口市秀英港区细雨霏霏,标有赣、渝、鄂、桂等地车牌的货车鱼贯驶入,海南岛的鲜活农产品仍在持续不断地北运灾区。

    据海南省绿色通道办公室介绍,仅2月5日,海南运往灾区的车次就达到了666个车次,运送货物达到1.58万吨。从2月2日至5日,北运的鲜活农产品达到了8.7万多吨,车次达到3618次。

    据了解,海南运往灾区的鲜活农产品品种多样,有豆类、瓜类、椒类、茄类等蔬菜,也有菠萝、芒果、香蕉、西瓜、杨桃等水果,还有水产品和活畜禽,可以满足灾区人民的多种需求。一辆挂“冀A”车牌的河北司机说,他这次是从三亚拉一车芒果送到北京,听说京珠高速公路通车了,如果是这样,3天内肯定能到北京。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绿宝蔬菜合作社除夕北运蔬菜40多吨。合作社理事长黄德平说:春节期间内地部分地区灾害严重,缺乏新鲜蔬菜,我们牺牲休息时间收菜北运,就算做一点贡献吧。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雪灾期间市场供应减少了近三成,武汉市和周边地区百姓遭遇“吃菜难”。目前,海南的青瓜、泡椒等瓜菜每天以30车至40车的量供应华中市场。

    据初步估算,雪灾期间,海南瓜菜供应华中市场累计达到了15000吨,占整个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外地菜供应的一半以上;这些菜又及时输送到湖北省内的黄石、大冶、荆州、宜昌等地和江西、河南等省,为稳定华中地区雪灾期间的市场供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牺牲我们的春节假日,换来灾区群众的温暖”

    ——山西煤矿工人的心声

    新华社太原2月7日电(记者 张羽)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一9时,全国劳模牛树林带着工友走出了矿井。他们在地下400多米的地方度过了今年的除夕夜。

    我国南方遭遇罕见的冰雪灾害以来,能源基地山西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月1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号召:山西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放弃节日休息,抓紧生产电煤,全力支持灾区。一场前所未有的节日大生产在全省掀起。

    今年55岁的牛树林是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常村矿的一名采煤工。在普通人家合家团圆,新年钟声即将敲响时,他和工友们来到地下413米的矿井深处,像往常一样开始作业。在其他人仍然在甜甜的梦乡中时,他们才走出地面。矿上特意给他们准备了饺子,虽然这顿“年夜饭”晚吃了10个小时,但他们吃得一样香甜。牛树林说:“我们除夕这个班一共生产了8000吨煤炭,累点也值了。关键时候不挺身而出,那还叫什么劳模!”他们产的煤炭当天就能发运,常村矿每天向受灾的九江、株洲等地运送2万吨煤。

    牛树林只是春节期间坚守一线的数十万名山西煤矿工人中的一员。大同市吴官屯煤矿节前成立了由40名共产党员组成的 “共产党员突击队”,在这些党员的带动下,全矿职工没人喊累、没人抱怨,优质动力煤源源不断地从井口涌出。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燕子山矿的职工熊文慧前几天已经请了探亲假,准备探望已经一年没见面的母亲,可他又出现在了除夕下井的工友们中间,“俺和俺娘通电话了,不回去过年了,这里需要俺。”

    在这些可敬的煤矿工人的努力下,2月以来,山西全省煤炭日产量超过100万吨,日均调出煤炭超过140万吨,比以往有较大提高,为缓解各地电煤紧张局面作出较大贡献。

    牛树林说:“牺牲我们的春节假日,换来灾区群众的温暖,值得!”这是牛树林的心声,也是山西全体煤矿工人的心声。

    西藏数万名民兵日夜巡守青藏铁路新华社拉萨2月7日电(记者刘永华、王逸涛)大年初一凌晨,青藏铁路那曲段上寒风嗖嗖、雪花飘飞,民兵连长次仁正带领20余人冒着零下10摄氏度的严寒巡查铁轨。春节期间,西藏数万名民兵日夜奋战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青藏铁路西藏段上巡防抗雪。

    西藏山南、那曲等地区近日连降大雪。为确保青藏铁路西藏段的畅通,西藏军区结合降雪情况,组织民兵成立巡线监测、工程抢修、信息通信、医疗救护等10余类抗雪救灾分队,昼夜奋战铁路沿线。截至目前,这一路段未发生任何险情。

    青藏铁路开通以来,西藏军区组织民兵巡线行程已达70余万公里。

    张春花:环卫工人的春节是“忙节”

    新华社沈阳2月7日电(记者冯雷)昨夜连绵的鞭炮声将沈阳笼罩在一片喜庆的氛围里,当欢快的人们酣然入睡时,环卫工人却开始了更为忙碌的劳作。

    正月初一中午,纵贯沈阳南北的青年大街上看不出与平时有什么两样,昨夜的鞭炮碎屑早已被清扫一空。沈阳市环卫局沈河区三所的环卫工人张春花还在拣扫垃圾,而这已是她今天第二次值守岗位了。7日清晨6点至8点,她已在她负责的街面上清扫了两个小时。

    “我不算最辛苦的,今天1点到5点,上一班的工人已连续工作了四个小时,那时大街上全是鞭炮响过后的红纸屑。”57岁的张春花告诉记者,她从东陵区第二机电厂下岗后,从事环卫工作已经5年了,每天工作6个小时,从来没有休息过。

    “昨夜我家里人吃了政府送给的饺子,也喝了政府送的饮料。”张春花觉得工作的辛苦没什么,但是希望人们多一分理解。“有时行人当着我们的面就乱扔垃圾,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奥运会马上在北京举行了,大家都应该为城市的环境尽一分力。”张春花又低下头清扫起来,身上的黄马甲成了春节中沈阳城的一道美丽风景。

    记者从沈阳市城管部门了解到,春节期间,沈阳市1万多名环卫工人每天凌晨就要陆续赶到各自负责的区段进行清扫作业。春节期间每条街路至少要清扫3遍左右,才能将鞭炮纸屑彻底清理干净。根据去年春节期间的统计,从除夕到正月初七的8天中,全市环卫工人共清除生活垃圾4万吨,平均每天比往日多清除50余吨。

    西藏那曲:军官走上除夕哨位

    新华社拉萨2月7日电(记者 王逸涛)大校、上校、中校……除夕之夜,西藏军区那曲军分区近百个哨位上没有士兵,刺骨的寒风中,金色的干部肩章在茫茫夜色中熠熠闪耀。

    彩灯绚烂的军分区大门口,一位军容严整、神态刚毅的“老兵”威严站立,他就是军分区政委尚乃志。上岗之前,他告诉记者:“军官除夕之夜站岗是部队传统,可以让战士们好好收看春节晚会、打电话问候家人!”

    那曲军分区地处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这里常年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零下6摄氏度,含氧量只有47%。为了让战士们过好春节,那曲军分区拿出专项经费为部队安装了数字卫星电视网络系统,可清晰收看40余个数字电视节目频道。他们还组织百余名干部蹲点基层,给连队送去文体器材、书籍和月饼,和战士们共度新春佳节。

    晚上8时,那曲军分区百余名军官严整军装,迎着凛冽的寒风走上了哨位执勤。

    连续两年被国务院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的比如生产连哨位上是两名尉官,连长巴登和指导员潘勇,紧握钢枪,冒着冷雨和寒风巍然而立。

    藏族战士次仁顿珠激动地说:“连长、指导员冒雨替我们站岗,我们非常感动。我们一定要用过硬的军事作风和军事技能,回报部队!”

    夜已渐深,室外寒气逼人,室内其乐融融。营房里、会议室、娱乐室、电视房、电话室……到处是快乐不已、活泼可爱的战士们,他们不会忘记今夜哨位上星光熠熠。新华社记者 王逸涛

    大校、上校、中校……,除夕之夜,西藏军区那曲军分区近百个哨位上没有士兵,刺骨的寒风中,黄色的干部肩章在茫茫夜色中熠熠闪耀。

    彩灯绚烂的分区大门口,一位军容严整、白发刚毅的老兵威严而立,他就是分区政委尚乃志。上岗之前,他告诉记者:“让军官在除夕、中秋等节日之夜站岗,是部队传统,可以让我们的战士好好收看春节晚会,电话问候家人!”

    那曲军分区地处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这里常年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零下6摄氏度,含氧量只有47%。为了让战士们过好春节,那曲军分区拿出专项经费为部队安装了数字卫星电视网络系统,可清晰收看40余个数字电视节目频道,组织百余名干部蹲点基层,给连队送去文体器材、书籍和月饼,和战士们共度佳节。

    晚上8时,那曲军分区百名军官严整军装,迎着凛冽的寒风走上了哨位执勤。

    连续两年被国务院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的比如生产连哨位上是两名尉官,连长巴登和指导员潘勇紧握钢枪,冒着冷雨和寒风巍然而立。

    藏族战士次仁顿珠激动地说:“连长、指导员冒雨替我们站岗,我们非常感动。我们一定要用过硬的军事作风和军事技能回报部队!”

    夜已渐深,室外寒气逼人,室内其乐融融,营房里、会议室、娱乐室、电视房、电话室……到处是快乐不已、活泼可爱的战士们,他们不会忘记今夜哨位上“星光”熠熠。

 
 
 相关链接
· 边防卫士坚守岗位
· 5000多名电力员工坚守岗位确保湖北电网供电正常
· 边防官兵春节坚守岗位保平安
· 坚守岗位迎新春
· 赵乐际慰问除夕坚守岗位的干部职工并向他们拜年
· 邮运战线坚守岗位 各地邮政员工尽全力疏运邮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