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记者隋笑飞)记者日前从新闻出版总署获悉,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已累计投入资金及各类实物价值4亿多元。
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之一,它对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农家书屋工程现阶段着眼于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其中长期目标是,通过5年到10年的建设,在全国农村逐步建立起“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出版物发行服务新格局,达到书屋阅读条件完备、体制机制相对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出版物发行网络延伸进村、农村出版物市场初步形成的基本目标。
据悉,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得少于1000册,报刊不得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得少于100种(张)。
农家书屋工程是新闻出版总署等8部委于2007年初共同发起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