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家防总:我国北方地区遭遇近5年来最严重旱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姚润丰)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近期随着气温回升,旱情迅速发展。

    记者26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获悉,截至3月26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91亿亩,比常年同期多7000万亩,为近5年来最严重的一年。其中作物受旱4910万亩,春播白地缺墒2.31亿亩,水田缺水1113万亩,有582万人、543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受旱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大部和西北的部分地区。

    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田以堂分析认为,当前旱情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受旱面积大。去冬以来,华北大部、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降水量一般只有10至20毫米,部分地区不足1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三至五成。虽然近期东北和华北地区出现过一次降水过程,但大部分地区面雨量不足10毫米,旱情仍在发展。与2月中旬相比,全国受旱面积增加了1.25亿亩。特别是3月初以来,黑龙江省耕地受旱面积增加了3100多万亩,河北省冬小麦受旱面积增加了800多万亩。

    二是受旱区域集中,缺水缺墒面积大。目前全国旱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其中华北、东北和黄淮北部地区受旱面积达2.36亿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81%;东北、华北地区春播白地缺水缺墒面积达2.17亿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75%。

    三是抗旱水源短缺突出。目前北方大部分河流来水偏少,海河流域拒马河基本处于断流状态,东北、华北许多中小河流处于断流状态。截至3月1日,北方的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宁夏6省区市大型水库蓄水量比常年偏少,其中北京和内蒙古分别少蓄10.3和7.9亿立方米;黑龙江省有灌溉任务的92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比常年偏少近30%,其中17座大中型水库降至死水位,另有108座小型水库干涸;山西、河北、内蒙古3省区合计近1000座小型水库干涸。同时,北方平原区地下水位仍呈下降趋势,河北、山西、黑龙江三省近15万眼机井出水不足或吊泵。

    四是部分地区城乡供水安全压力大。目前北方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黑龙江省的七台河、鹤岗、绥芬河、海林和吉林省的蛟河、舒兰等城市由于水源短缺,供水紧张。

    田以堂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当前抗旱工作,旱区各地积极行动,重旱省区政府先后召开抗旱专题会议,要求各地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完善抗旱预案,加快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春耕生产用水需求。据初步统计,目前北方冬麦区各省已累计投入抗旱劳力390万人,开动机电井73万眼、泵站1.2万处,完成抗旱春灌面积2254万亩,解决了31.6万人、5.9万头大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

 
 
 相关链接
·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08年我国总体上旱重于涝
· 黑龙江受旱面积扩大 全省加大投入保春耕夺丰收
·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将遭遇持续旱情 不利春耕生产
· 黑龙江省召开抗春旱保春种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
· 气象局: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稀少 旱情将持续或发展
· 山东今年天气偏旱 专家建议春播宜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