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圣彼得堡站火炬接力传递顺利结束 前往英国伦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4月5日,在圣火传递起点--胜利广场,第一棒火炬手济宾娜高举火炬展示。济宾娜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  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新华社圣彼得堡4月5日电(记者刘洋、刘轶芳)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圣彼得堡站最后一名火炬手茹罗娃于当地时间5日下午抵达终点冬宫广场并点燃圣火盆,圣彼得堡站接力传递顺利结束。

    茹罗娃在冬宫旁的海军部完成与第79棒火炬手、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田二龙的圣火交接,并快步向广场中心跑来,人群中响起了欢呼和掌声。随后,广场上开始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和演出。

    圣彼得堡是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的第三站,此前火炬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成功传递,5日下午火炬将启程离开圣彼得堡,前往英国伦敦,6日火炬将在那里开始第四站的传递。

北京奥运圣火拜访“英雄之城”

 

    这是在圣火传递起点--胜利广场举行的火炬传递开幕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安治平 摄

    新华社圣彼得堡4月5日电(记者马邦杰 张荣锋)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5日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成功进行了境外第三站传递。“祥云火炬”点燃了这座春寒料峭“英雄之城”的火热激情,火炬接力活动变成了恢弘盛大的节日庆典。

    接力起跑仪式上午十点半在著名的胜利广场举行。圣彼得堡市市长马特维延科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讲话,代表圣彼得堡市热烈欢迎奥运圣火的到来。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团队总指挥、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在简短致辞后,从圣火护卫手手中接过熊熊燃烧的火炬,郑重地递交给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马特维延科从刘古昌手中接过火炬,进行展示之后,递交给苏联第一位奥运冠军、77岁的济宾娜。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在圣彼得堡进行的传递活动开始了。

    本次传递行程大约25公里,途经莫斯科凯旋门、市议会广场、青铜骑士像、涅瓦河、彼得要塞、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最后到达终点冬宫广场。共有80名火炬手参加传递,其中包括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田二龙和联想集团选出的火炬手、哈尼族小伙虾嘎。

    火炬手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是由可口可乐公司选出的英国人罗·斯万。他不远万里从南极飞到圣彼得堡,为的是响应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的理念,通过奥运圣火呼吁人们保护家园环境。这位著名的国际极地探险家、环保主义者说:“我之所以从南极赶过来,因为我不想丧失这次宣传环保的机会。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是个非常好的口号,我们应该把这个信息传达给世界的每一个人。”

    这是继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后,奥运圣火再次造访圣彼得堡。古老的城市为此迸发出空前的热情,70万人涌上大街小巷,手舞各色彩旗热烈欢迎圣火的到来。举行结束庆典仪式的冬宫广场更是人山人海。当最后一位火炬手、都灵冬奥会冠军茹罗娃手持火炬点燃圣火盆时,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马特维延科和俄罗斯奥委会主席佳加乔夫先后发表讲话,感谢北京奥组委挑选圣彼得堡作为奥运火炬传递城市,并祝愿北京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

    蒋效愚发表了致谢讲话。他说:“俄罗斯人民有着悠久的体育传统和强大的竞技体育实力,涌现出无数奥运冠军,仅圣彼得堡就培养出80多位奥运冠军,毫无疑问将有更多的奥运冠军继续会在这里诞生。中俄两国人民拥有长期的传统的友好关系。今天,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把我们两国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圣彼得堡火炬接力结束后,奥运圣火当天晚上乘包机飞往下站传递地伦敦。4月6日,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将在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地伦敦举行。 

我想看奥运火炬如何被点燃

 

    4月5日,当地学生在圣火传递起点--胜利广场欢呼。  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新华社圣彼得堡4月5日电(记者董爱波、赵嘉麟)北京奥运圣火5日在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进行传递,圣火的到来也点燃了圣彼得堡市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

    奥运圣火于当地时间5日10时45分开始传递,当记者提前1个小时来到第二名火炬手俄罗斯奥委会主席佳加乔夫出发的地点时,这里的观众沿着警察设置的隔离带里外站满了三四层,记者想找一个拍摄位置已经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

    圣彼得堡市民叶琳娜看到新华社记者在寻找拍摄位,主动提出要将自己比较靠前的位置让给记者。她对记者说,自己已年届80,今天专程从圣彼得堡南部郊区赶来看奥运火炬传递。

    叶琳娜给记者展示了一份当地办的《奥运快报》,她表示通过媒体已经了解到这次火炬传递的情况,今天专程赶来是想亲眼看看火炬是如何在两个火炬手之间进行传递的,圣火是如何被点燃的。

    她表示,今天是奥运圣火首次在圣彼得堡进行传递,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对此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

    叶琳娜是位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老兵,曾经作为内燃机车维修工上过前线,并经历过德国法西斯对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前称)900天的围困。目前她每月靠着1.4万卢布(约合600美金)的退休金生活,相对于圣彼得堡的高物价来说有点少,但生活还过得去。

    她对记者说,经过过战争的人更能体会和平的深刻含义,而奥运圣火传递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播和平的使命,她衷心希望这次奥运圣火传递能给圣彼得堡带来好运。

奥运火炬点燃民族复兴梦想——访圣彼得堡华人代表徐超

    新华社圣彼得堡4月5日电(记者刘洋、董爱波)“看到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圣彼得堡街头接力行进,看到俄罗斯火炬手将中国味十足的‘祥云’火炬棒棒相传,看到外国民众对北京奥运会表现出的心驰神往,我的心头涌起阵阵暖流,”站在圣彼得堡奥运火炬传递终点站冬宫广场,旅俄华人徐超感慨万千。

    回首在俄罗斯度过的16年,徐超说自己经历了俄罗斯社会对中国人看法、态度的不断好转,确实体会到了祖国在一天天强盛,特别是这次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他周围的不少俄罗斯友人表现出了对中国的极大关注。

    徐超是圣彼得堡最大的华人民间组织“中国中心”的董事长,他的中心以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俄交流与友谊为宗旨,得到了中国驻圣彼得堡领馆的大力支持。

    徐超认为,目前中俄友好中的一个情况是,俄罗斯人对中国了解不够充分、不够准确。“通过这次奥运会,我发现,有更多俄罗斯人开始关注、关心起我们中国了。说实在的,我们国内对俄罗斯各方面情况的宣传报道非常充分,相比之下,俄罗斯各界对中国情况的了解还有待提高,普通中国人了解俄罗斯的程度比俄罗斯人了解中国要深。”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我最近两个月里,连续两次陪同莫斯科奥斯坦丁国家电视中心总经理米哈伊尔·舒宾等的多位高层前往中国,考察中国国内电视台在奥运转播方面的技术状况,他们对在中国看到的情况非常震惊,他们没想到中国电视行业的硬件基础如此之好,节目制作等方面‘软件’水平如此之高。”

    舒宾先生去中国前做了功课,看了不少相关的图书杂志,但实地考察后发现中国的实际情况全都出乎他的意料。此前他们曾到欧洲不少国家都考察过,但在参观过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后,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在广播电视方面的实力是世界一流的。

    “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国家实力与日俱增,居住在国内的人往往感觉不是特别明显,但我们长期旅居国外的华人不是每天看到这种变化,一年回去一次,看到这种变化非常吃惊,感受特别深,”徐超说。

    他认为:“奥运会在北京举办,非常激动人心。前几天,我正好赶上奥运火种到达北京,回俄罗斯后又赶上奥运圣火在圣彼得堡传递,我感觉自己的运气挺好。”

    目前徐超的“中国中心”主要活动包括汉语教学、中医推广等,他的中文学校已经开办了5年,目前有150多个俄罗斯学生,年龄从5岁到50岁的都有。徐超说,衷心祝愿祖国办好奥运,早日实现民族复兴梦想。他作为海外华人愿意为这一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圣火相随 增民族自信--圣彼得堡华人观火炬传递

    新华社圣彼得堡4月5日(记者刘轶芳、赵嘉麟)美丽的“祥云火炬”5日在俄罗斯历史文化名城圣彼得堡市点燃,数万名华人盼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

    来自北京的奥运圣火上午11时许在圣彼得堡市南部的胜利广场点燃,火炬传递由此开始。

    在圣彼得堡大学留学的黄安武和同学早早就到了火炬传递的起点胜利广场。“我们九点多就到了,天还挺冷的,但是很多老人和小孩比我们还早,在路边排队等着,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前面。”他们乘坐地铁赶到的时候仪式已经结束了。“我们现在就要去宫殿广场等着,希望能占个好位子,因为人太多了,怕晚了会进不去,”他说。

    据小黄说,两周前在超市等地就已经开始有和奥运火炬传递相关的东西出现,如画着火炬手的布景板,供人伸头进去照相以满足当一次火炬手的梦想。

    圣彼得堡火炬传递组委会招了10名中国留学生做翻译等工作,当记者问到有没有报酬的时候,有幸成为“幸运儿”的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的学生杨燕笑笑说:“我们都是志愿者,很多人想来都没有机会,我能够被选上已经心满意足了。”

    杨燕告诉记者,奥运圣火在圣彼得堡传递成了留俄学生中最大的事情,学生们自发组织去不同的地点观看,为北京奥运会助威。

    “每个人都想去看,现在连相机都借不到了,”杨燕说。

    来自北京的商人范新辉住在距圣彼得堡市两百多公里的诺夫格罗德。不懂俄语的他头一天就一个人开车到了圣彼得堡。

    “难得赶上这么热闹的事儿,尤其是在国外,一辈子也就这么一回吧,怎么着也要来看一看,”范新辉说。为了看出发仪式,他七点半就出门了。“俄罗斯人真重视啊,组织得也很好,如果比较一下的话,起点的活动比较偏官方,中点的活动比较民间,我一会还要去终点看结束仪式,”范新辉兴致高昂地说。

    正在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明珠”紧张施工的中方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我们一共来了45个人,由于工程很紧张,尽管是周六,还是有同事要加班不能来,我们就代表他们来看了,”一名来自上海建工的小伙子说。“我们来这里一年多了,整个加起来也没见过这么多俄罗斯人,9点的时候,传递路线的两边就都是人了。”

    “在他乡能够看到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尤其是当我们的车开过,沿路的俄罗斯人看到我们的中国国旗,都向我们挥手欢呼时,这种感受就更强烈了,”他说。

 
 
 相关链接
· 圣彼得堡火炬传递第一棒:手持火炬的感觉非常好
· 英国首相布朗、安妮公主将观看伦敦路线火炬传递
· 奥运火炬传递伊斯坦布尔站完成两次“亚欧横跨”
· 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在伊斯坦布尔正式拉开帷幕
· 外交部就火炬传递等答问|就美国会众议长声明答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