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6日电(记者 任会斌)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委员会获悉,通过清理、整合等措施,内蒙古“十一五”以来已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4600多万吨,煤炭产业集中度、安全水平都获得了大幅提高。
作为我国第二大煤炭生产基地,2007年内蒙古煤炭总产量约3.5亿吨,其中外运量达1.9亿吨,有力支援了全国经济建设。但是,过去由于开发秩序乱、布局散,内蒙古的地方煤矿最多时2000多处,部分煤层较浅的地区甚至一两百米就有一座小煤矿。
据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主任牙萨宁介绍,“十一五”以来,经过持续的清理、整顿,至去年底内蒙古地方煤矿已压缩至457处,累计淘汰落后产能4600多万吨。其中,仅去年内蒙古就关闭小煤矿41处、产能600万吨。
根据规划,2008年内蒙古还将继续优化煤矿生产布局,力争全年再压缩小煤矿40处、产能600万吨。此外,为适度控制煤炭开发强度,内蒙古规定2010年之前,除加快现有在建大型煤炭项目的建设进度外,原则上不再扩展新煤田开发和勘探项目。
清理、整合大大改善了内蒙古煤炭行业布局散乱的面貌。据悉,清理之前,内蒙古的煤矿单井产能仅为8.8万吨,至去年底已增至67万吨。去年,神华集团、伊泰集团等30户重点煤炭企业的产量达到2.9亿吨,已占内蒙古当年产量的82.9%。
煤矿安全水平也大幅提高。2002年,内蒙古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1.45,去年已降至0.16,继续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