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4月16日电(记者曹健)“现在村卫生室真是发生了大变化!以前村卫生室红砖地面,黑黑的脏脏的,卫生室也不卫生。现在好了,卫生室白色瓷砖地面,干净得很,病人看着也舒服。”正在村卫生室看病的彭阳县古城镇小岔沟村农民杨志忠感慨地对记者说。
村卫生室发生了大变化,这是宁夏农民近两年来的切实感受。而杨志忠感慨的变化只是村卫生室变化的一部分。从2005年开始,宁夏通过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升级村卫生室设备、公共卫生服务政府买单、药品“零利润”进乡村等措施修补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网底,农村医疗“网破底漏”困局基本被扭转。
宁夏卫生厅农村卫生处处长杨三忠介绍说,村卫生室建设采取自治区财政补助、地方财政配套和村医自投相结合的办法筹集资金。2005年至2007年,宁夏财政先后投入1400万元,并根据山川区别给予村卫生室2000元至5000元的基础建设补助。目前全区2500多个村卫生室已全部完成改造。
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按照每个村卫生室补贴3000元设备,自治区财政为村卫生室统一采购配套了紫外线消毒车、止血剪、镊子、听诊器等“小十件”设备,而原来村卫生室多是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老三件”。
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下青石村卫生室村医何秀明说,从事村医工作20多年了,一直都是用“老三件”看病,现在配备的设备有些以前连见都没见过。有了紫外线车,卫生室可以用紫外线消毒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即使是一些乡镇卫生院也达不到这样的条件。
在加强办医条件的同时,从2006年开始,宁夏在乡村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利润”销售医疗改革,即政府统一采购的药品加价5%的损耗率后在乡村医疗机构“零利润”销售。据统计,经过药品统一招标,宁夏乡村医疗机构药价总降幅达48.76%。
为调动村医的工作积极性,让村医劳有所酬,除继续兑现每月100元的补助外,宁夏采取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加大对村医的补助。2007年开始,按照服务人口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村医可根据自己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享受政府补助。
泾源县泾河源镇泾光村卫生室村医马治平高兴地说,按照补助政策,泾光村有1800多人,一年能补助3600多元,再加上每月100元的补助,一月下来,自己就能收入四五百元,这在农村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