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曼谷4月18日电(记者郑晓奕 沈敏)泰国公主诗琳通18日晚在曼谷湄南河畔的泰华农民银行滨河广场主持晚宴,欢迎于当天早些时候抵达的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团队一行。
晚宴前,诗琳通公主与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及运行团队成员亲切交谈。她表示非常期待出席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并相信奥运圣火曼谷站的传递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蒋效愚代表北京奥组委向诗琳通公主赠送“祥云”火炬,并感谢这位中国人民熟悉、尊敬的老朋友对北京奥运会和圣火传递的祝福。他还说,奥运圣火来到曼谷,表达了中国运动员和中国人民对泰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感谢泰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对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给予的支持和作出的努力。
奥运圣火传递泰国站筹委会主席、政府副总理沙南,以及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九桓、80名曼谷火炬手、曼谷市政府和泰国体育部门等政府机构代表等约300人出席了晚宴。
搭载北京奥运圣火的专机于当地时间18日凌晨2时25分(北京时间3时25分)抵达曼谷。按照计划,圣火将于当地时间19日下午3时(北京时间4时)从曼谷唐人街耀华力路的中国门开始传递,届时80名火炬手将完成长达10.4公里的传递。
泰国外长会见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团队
新华社曼谷4月18日电(记者郑晓奕 沈敏)泰国外长诺巴敦18日在泰国外交部会见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团队,并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
诺巴敦说,泰国政府和人民热烈欢迎北京奥运圣火的到来,泰中两国亲如一家,泰方对奥运圣火在曼谷的传递活动做了精心准备,相信传递活动将取得圆满成功。
蒋效愚说,曼谷是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的第十二站,感谢泰国政府和人民重视圣火传递活动,支持北京奥运会,重视圣火所代表的和平、友谊、进步与合作的奥运精神。中方代表团希望给泰国带来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相信在泰方的努力下,火炬在曼谷的传递活动将取得成功。
北京奥运圣火专机于当地时间18日凌晨抵达曼谷。按照计划,圣火将在19日下午从曼谷唐人街耀华力路的中国门开始传递,届时80名火炬手将完成长达10.4公里的传递。
“奥运是神圣和高尚的事业”
——访曼谷站奥运火炬手、泰国著名银行家伍万通
新华社曼谷4月18日电(记者沈敏 郑晓奕)“能够成为奥运会这一国际体育盛事的一部分,对我而言是一个莫大荣耀,”曼谷站奥运火炬手、泰国泰华农民银行首席执行官伍万通1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北京奥运圣火18日抵达曼谷,由泰国诗琳通公主亲自主持的欢迎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团队和曼谷站火炬手的晚会,就在曼谷湄南河畔的泰华农民银行总行举行。身兼银行首席执行官和奥运火炬手的身份,伍万通既是“主”,又是“客”。
“我是曼谷奥运火炬接力的第八棒火炬手,将在曼谷‘唐人街’的泰华农民银行分行前起跑。‘8’是个吉祥的数字,对我更是个幸运数字。泰华农民银行总行还有幸获得承办欢迎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团队晚宴的机会,并由泰国人民爱戴的诗琳通公主亲临主持。这是我本人此生仅此一次的荣耀,也是泰华农民银行历史上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
谈到对奥运会及奥运火炬传递的理解,伍万通说:“奥运会是联结了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的活动,是一项神圣和崇高的事业。奥林匹克运动所代表的精神超越了一切政治、宗教和种族纷争,人们对世界上的事情可以有不同看法,但都应该尊重奥林匹克精神。奥运火炬接力就是为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是奥运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以任何方式来阻碍这项最为崇高的活动。泰国人民热爱和平,天性友善,我相信奥运火炬在泰国的传递将是真正的‘和谐之旅’。”
由伍万通的先辈于1945年创建的泰华农民银行是泰国规模最大的民营银行之一。今年55岁的伍万通身为第五代泰国华裔,虽出生于泰国,从小在美国求学、拥有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但一直在工作之余学习中文。“我四年前就定下目标,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初步掌握汉语”。
伍万通说,8月份他准备带着全家人去北京观看奥运会,“顺便检验我的汉语水平”。泰华农民银行还将组织八批客户观摩北京奥运会。
“作为奥运火炬手,我感到很光荣,”采访结束前,伍万通用发音标准的普通话对记者总结了他的感想。
圣火,从“中国门”启程
新华社曼谷4月19日电(记者凌朔 郑晓奕)站在红色“中国门”下仰首,感受到的是中华文明在异国他乡的独树一帜,是两国人民近千年的友好情谊,是泰国王室对泰中友谊的珍重,是“中泰一家亲”最生动的表现,是广大华侨华人心系故土的独特情结。
这里是泰国首都曼谷市中心唐人街耀华力路的起始点“中国门”之所在,是19日奥运圣火在曼谷传递的起跑点。
华人在这里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当年,不少华人漂洋过海来到曼谷,在此聚集,营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区。而到了1891年,时任泰国国王的曼谷王朝五世王特赐在此修建两条马路,一为石龙军路,二是耀华力路。从此,唐人街区沿着这两条马路逐渐形成。
长约1公里的耀华力路,过去几十年一直是泰国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尽管如今曼谷有了不少现代商业中心,但寸土寸金的耀华力商铺却集合了众多泰国龙头产业的总部。曾经有人开玩笑说,在耀华力路,时常可以看见几位华人老者聚在一起吃早茶,杯盏之后,当天全国的黄金价格便会公布出来。
历经数代华人的辛勤经营,耀华力路和石龙军路两旁矗立起来的不仅仅是曼谷最耀眼的金铺、酒店、餐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华人恪守中华传统,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道德理念和文化传统在异国延续和发扬。如今,在这里依旧可以找寻到最传统的节日习俗,依旧可以看到华人子弟秉烛夜读《三字经》、《百家姓》的场景,依旧可以听见纯正地道的普通话和各种中国方言,依旧可以买到来自中国的老字号油盐酱醋。
此外,百年来,这里也是华人社团聚会的中心地带。各种地方会馆、同姓宗亲会、行业协会、慈善机构都在这里设立总部。
然而,这里绝不是曼谷城内与世隔绝的小天地。这里,不仅有忙碌的华人身影,也是泰国当地人和外国游客热衷的传统贸易中心。无论是婚嫁挑选戒指,还是购买新鲜水果,或是亲朋好友想吃一顿海鲜大餐,耀华力路都是好去处。
耀华力路还是泰中友好情谊的集中表现。雄伟的红色“中国门”,修建于泰国国王普密蓬国王60岁生日那年,上以中文书写的“圣寿无疆”四个大字出自诗琳通公主笔下。“中国门”如今已经成为曼谷唐人街的标志性建筑。这象征着泰国王室对华侨华人的福荫广被,中泰友谊的地久天长,而且是诗琳通公主精研中国文化的见证。
每年大年初一,在“中国门”下,必举行隆重的春节庆祝活动,泰国王室成员都会出席仪式并沿着耀华力路向华侨华人拜年。
“从‘中国门’开始传递火炬再合适不过了,”曼谷圣火传递“第一棒”、曼谷市副常务秘书长阿南说,“从这里,带着浓浓的泰中情,把奥运精神一站一站传递到北京,让北京奥运感受到全体泰国人的祝福和祈祷。”
随笔:传递前夜 圣火是唯一的媒体话题
新华社曼谷4月18日电(记者凌朔 郑晓奕)4月18日,泰国几乎每家电视台都播出有关圣火将于19日在曼谷传递的消息,有些电视台还在黄金时段进行奥运访谈节目,NTB电视台甚至还有幸请到了“祥云”火炬和两名泰国火炬手,谈奥运,谈圣火,谈火炬上的花纹,谈北京奥运会的徽标,谈这些火炬手千姿百态的人生经历。
在NTB电视节目中,火炬手班亚讲述了自己如何放弃银行经理职位而从事无偿志愿事业的经过。他如今是泰国中部一名环保志愿者,没有薪金,没有保险,但“我想通过我的事业,让每一位公民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正在使地球的生命在缩短”。
另一位访谈人物、泰国著名“绝症患者的陪伴天使”蓬瓦琳护士则呼吁观众更多地去关爱别人,关爱那些因病患而垂死的患者。“我们必须深入到患者的内心,去温情地让他们感到我们不是医生,而是朋友。我们必须去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疾病,甚至是死亡,让他们对生命最后的日子感到快乐。”
除了电视媒体,泰国各家报纸、网站都呼吁民众共同维护火炬传递的顺利。18日《泰叻报》文章指出,泰国政府各部门积极配合火炬传递表明了泰国对北京奥运会的绝对支持。
泰国六家中文报纸则更加把火炬传递当作是“自家事”,除了日常的火炬传递报道外,近来华文报还增加许多版面用于刊登各界华侨华人对火炬传递的贺词,18日的《新中原报》甚至还刊登“圣火诗专版”,刊载许多华侨华人读者创作的诗篇。
其中一篇诗歌这样写道:“中国办奥运,全球共欢欣,华人遍天下,哪有不动情。”另一篇则说:“在北京,中国的首都,那秋日里明朗的天空,有多少双眼睛望着,那熊熊燃烧的圣火,有多少颗心在跟着燃烧。那激情滚沸的一刻,望穿了多少代人的眼睛;站起来的中国人,在淌着激动的热泪。于是,我听到排山倒海的声音——中国,中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