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湖南省积极探索稳定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23日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湖南积极探索稳定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了连续四年粮食增产的目标,湖南省粮食总产量由2003年的244.2亿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291亿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努力使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确保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增产。

    靠什么来实现增产目标?湖南省省长周强说: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湖南将进一步提高农业和粮食科技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开展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4月19日,春雨绵绵,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先锋村,40多亩秧田里一片新绿。带资金、种子、科技资料驻村的农技人员已在这里蹲点了一段时间,他们白天在田里指导农民翻耕插秧,晚上组织村民集中学习新技术,推广新品种。

    益阳市地处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洞庭湖畔,先锋村是益阳粮食生产大村。全村1200多亩耕地,年年种水稻,但单产难以突破400公斤。今年初,先锋村与周边5个村的1万多亩集中连片稻田,作为一个片区,被纳入湖南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管水,科技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良种良法到田。目前,像这样的粮食高产示范片,已遍及湖南62个粮食主产县。同时还有赫山、衡阳等21个粮食主产县被农业部列为试点,各创办了一个连片万亩示范片。

    湖南作为传统产粮大省,单靠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产量,已越来越难。为推进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正值早稻栽插关键时刻,湖南省大力推行科技兴粮,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办点示范互带动,靠科技支撑挖掘增产潜力。

    为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把小面积实验产量变成大面积推广产量,湖南今年在全省粮食优势产区建设了110个万亩高产丰产示范片。并根据不同生态区域和生产条件,按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分百亩核心攻关、千亩展示示范、万亩辐射带动等多种模式,确定增产目标。湖南省农办负责人介绍,高产丰产片力争平均亩产提高75公斤,全省可增产粮食1亿公斤。

    4月21日,洞庭湖区春雨淅沥,临湘市江南镇孙洲村种粮大户陈绪泉正在对准备插秧的早稻田做最后一次平整。他告诉记者,他今年种了30多亩早稻,比去年多了10多亩,全村像他这样种十几亩、几十亩早稻的农家有20多户,“这是前几年没有过的”。陈绪泉只是湖南省“双季种粮”农民中的一个。记者了解到,湖南省今年在制止耕地抛荒问题上明确了导向:对种粮农民按政策给足补贴,对抛荒的农户采取措施制约,以此来推进科技兴粮工作。

    双季稻是湖南省自然、经济的最佳选择。据湖南省农业厅调查,双季稻比一季稻每亩增产稻谷350公斤,增加纯收入300元以上。今年,湖南省把解决季节性抛荒、稳定双季稻面积作为科技兴粮的基础工作,以此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省里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双季稻面积增加较多的县(市、区)进行奖励;

    对季节性抛荒突出的粮食生产大县,除扣减粮食奖励资金外,还将取消其粮食生产大县的资格,并追究行政首长的相关责任。

    湘潭、宁乡、湘乡等湖南省10大粮食生产县(市)对可能抛荒的稻田,以村组为单位,组织农民根据亲友关系或田块靠近的原则,进行代耕代种,种粮补贴直接划转补贴给代耕代种的农民,解决季节性抛荒。衡阳县还拿出300万元,集中采购优质杂交早稻种子,分送到13个乡镇76个村的农户,确保双季稻连片大规模种植。据了解,目前湖南10个水稻大县过去存在的11万亩季节性抛荒(即双季改种单季)面积重新种上了早稻。湖南全省季节性抛荒情况已得到遏制。今年,全省已落实早稻种植面积2400余万亩。据调查,今年湖南粮食播种面积可达7950万亩以上,比去年增加10多万亩。

    在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的前提下,湖南省靠新品种新技术力保增产。今年湖南省计划推广超级杂交稻1000万亩,主攻单产增加粮食产量,按每亩增产100公斤计算,湖南省即可增产粮食10亿公斤。

    去年,湖南省实际种植超级杂交稻811万亩,每亩平均增产100公斤左右。在衡南、赫山、醴陵等20个县(市、区)示范“种三产四”工程,有18个县(市、区)实现目标。今年,全省超级杂交稻研究开发力争早、中、晚稻各筛选一个新品种,达到国家超级稻标准;创建100个百亩乃至更大规模的高产典型,冲刺第三期中稻亩产900公斤目标;组装集成技术,形成适应湘南、湘中、湘北、湘西等不同生态区的超级杂交稻栽培模式;办好20个示范重点县(市、区),带动湖南省推广超级杂交稻1000万亩。

    袁隆平院士说,只要各方面条件具备,超级杂交稻可以实现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分解成超级早稻550公斤,超级晚稻650公斤。未来3年内,如果湖南全省超级杂交稻种植面积稳增至2000万亩,年可增粮食20亿公斤,相当于600万人一年的口粮。目前,湖南已把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作为粮食生产的重大措施,纳入粮食生产目标考核;1000万亩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任务,落实到户,责任到人,技术到田,确保高产高效。

    新技术是湖南确保今年粮食增产的又一措施。4月14日,湖南省农业厅向全省50个水稻高产创建县下发1万份该省探索出来的新技术《双季稻“三定”栽培技术规范》,“双季超级稻定产、定苗、定氮栽培”新技术今年起将在湖南大面积推广,每县培训1万个示范户,带动水稻迈向节约型生产,实现内涵增长。

 
 
 相关链接
· 河南要求全力做好2008年农业和粮食生产各项工作
· 河北计划投资8亿多元建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
· 我国水稻生产第一大省湖南紧急部署确保粮食生产
· 保监会:做好农险工作 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
· 北京市今年制定出台十项农业和粮食生产补贴政策
· 福建省出台系列支农惠农政策 力促农业粮食生产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