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多、品种好、粮价好,种粮有赚头
“全种水稻了,一分也不剩!”4月15日,广西武鸣县双桥镇双桥社区的农民黄树超指着绿油油的稻田说,近日,他把家门前1亩大的水塘改造成了一块小水田。2000年因为种粮不赚钱,他把水田挖成水塘养鱼。
算起种粮的增收账,黄树超喜上眉梢:“现在种1亩优质稻能得到40多元补贴,每斤能比普通稻多卖0.2元。去年我家的2亩水田,纯收入2600多元。现在粮价走高,政策好,今年种粮收入差不了!”
“今年种粮得钱,春耕生产的进度比往年快。”武鸣县农业局副局长庞国文说,到4月中旬,该县早稻已抛栽23.4万亩,比往年要提前五六天。
面对农资价格上涨压力,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今年广西安排16.3亿元资金对种粮农民给予农资综合直补,比去年增加了近10亿元,平均每亩达到40.78元。重灾县的补贴标准最高为每亩51.66元,最低为每亩37.80元。
除农资综合直补外,今年,广西还安排农业救灾资金2.6亿元、水稻良种补贴3亿多元、粮食直补1.63亿元、测土配方施肥4280万元、新型农民培训资金1950万元等,以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
良种出好米。为提高农民种植超级稻的积极性,南宁市拿出1000万元资金,作为超级稻种子补贴资金;玉林市兴业县建立连片超级稻示范区,推广“早稻+晚稻+冬马铃薯”一年三熟三免耕新技术。
广西各级供销社及农资企业做好春耕生产用肥的供应。目前,柳州市供销社已拨出100万元专款,调拨化肥等农资商品,指定农资公司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严禁哄抬物价的现象发生。
贵港市港南区瓦塘乡农民赖健全驾着新买的插秧机很神气,插完自家的10亩田后,还义务帮助村民插了50亩。老赖兴奋地说:“一台2.04万元的插秧机,自己只出了4600元,其余1万多元都是国家补贴的。”明年,他还打算买一台烘干机,到时不用担心天气不好谷子坏掉了。
粮价走高,惠农政策得力,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自治区农业厅提供的数字显示:到4月10日,广西浸播早稻种占应播的99.47%,比去年同期多4个百分点。旱粮作物已种植740多万亩,同比增加了70多万亩。
货源紧,运输难,控制肥价有压力
尽管粮价上涨和惠农政策增强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但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又让他们有些担忧。
贵港市农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磷肥、复合肥、钾肥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0%以上,碳铵上涨30%左右,农膜、农药上涨15%以上。
目前,广西化肥供应偏紧,化肥到货量大约为去年同期的2/3,到货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运输受到限制。受货源的紧缺以及化肥价格高涨影响,广西区内的一些大经销商备货量只有往年的50%左右,中小经销商还处于观望状态。在一些重灾区,部分经销商被迫放弃。
铁路运输所导致的化肥受阻情况在短期内也很难有所改观,这也会增加化肥价格上涨的压力。
据调查,由于受到肥价高涨以及作物冻灾影响,广西各地农民购肥数量普遍减少。近期内,低含量的25%的复混肥比较受农民青睐。
“现在种植一亩水稻每季的投入至少要550元,早晚两季稻谷产2000斤,减去成本,每亩的年收入只有1140元。”黄树超说。
“如果农资价格上涨控制不住,农民可吃不消呀!”黄树超的眼里充满了渴望。(庞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