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平衡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江国成)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粮食、原油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平衡点,对于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平衡点,需要密切跟踪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一季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发挥作用,信贷增速明显回落,我国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人们期望的适度回落。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依然存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任务依然艰巨。

    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可能会继续减少,导致我国出口增长乏力甚至下降。同时,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特别是农产品、原材料和石油价格仍处高位,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表明,当前,要实现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必须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通过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协调拉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

    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平衡点,就是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物价形势,理性应对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对我国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控制信贷规模,回收市场过多的流动性,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解决总需求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努力增加紧缺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改善市场和稳定物价,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措施,减轻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的压力。

    另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平衡点,还需要考虑人民币升值、信贷紧缩、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对投资与出口的负面影响,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大。

 
 
 相关链接
· 新华时评:让我们向萨马兰奇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 新华时评: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当前最大的爱国
· 新华时评:公开代表联系方式有利于畅通民意表达
· 新华时评:东航“返航事件”应尽快公布事实真相
· 新华时评:清明节假期里做到文明祭扫 安全第一
· 新华时评:重视农资涨价影响 保护农民种粮热情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