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将从东北集中抢运1000万吨粮食稳定稻米价格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29日   来源:人民日报

    据报道,有关部门日前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至6月30日,将集中60天从东北集中抢运1000万吨粮食。在当前粮食购销的旺季,此举不但能有效缓解东北粮食的外运难,也有利于稳定南方稻米价格。

    去年底以来,东北大米丰收了,却受运力瓶颈制约,运不出去,致使米价下跌。而在南方销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大米消费量大,储备库存相对较小,米价上涨。铁道部门集中抢运,无疑解了东北粮农的燃眉之急。但面对当前国际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严峻环境,确保粮价不大涨、不大落依然有压力。

    稻米问题正是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的突出反映——13个主产区粮食库存占全国70%,7个主销区粮食库存占不到10%。一旦遇到运输不畅、自然灾害等问题,就容易造成有的主产区余粮卖难,谷贱伤农,有的主销区缺口扩大,米贵伤民。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粮食市场流通体系不顺,与现实消费需求不适应。

    粮价是百价之基。引导粮价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控,既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又要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既要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又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供给。

    面对粮食供求新形势,要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的监测分析,建立对规模以上企业购进、加工、销售、库存及价格变化情况的信息监测制度,为宏观调控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依据。建设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逐步完善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支撑、统一远程交易网络为平台、规范运行机制为核心的全国粮食竞价交易系统。

    建立健全促进粮食生产与流通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产区加大力度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在销区增加粮食库存。加大农村初级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增强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市场和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完善地方储备粮应急动用预案,做到需要时有粮可用、有粮可调、有粮可供。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应急储备数量,保证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我国政府已从多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粮食安全

    4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这是4月5日,温家宝在沙河市十里铺村了解小麦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记者董峻、王立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今年粮食工作首要任务是保障粮食市场和价格稳定

(资料图片)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记者王立彬)2008年,我国粮食工作将把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切实保障粮油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东北三省打造“天下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新华社哈尔滨1月7日电(记者 孙英威、任鹏飞)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每年入冬后都是东北铁路部门最忙碌的时候,目前仅黑龙江省每天就有约1400车粮食运往省外,供应全国各地的市场。”黑龙江省粮食局计划处副处长赵宇红高兴地说。>>>

 
 
 相关链接
· 安徽主攻粮食优质高产 力争产量迈上600亿斤台阶
· 刘志军到吉林黑龙江调研 了解粮食购销企业需求
· 青海省各级粮食部门确保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 我国东北“粮仓”粮食种植面积增加有望持续稳产
· 安徽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实现亩均增产粮食80斤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