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5月9日电(记者许剑铭)一个星期天,山东淄博市民吴静带孩子去人民公园广场游玩,发现草坪上有游人丢弃的垃圾,回到单位,吴静便发动110名青年团员每个星期六的早上,到公园广场、城市街道等公共场所捡拾垃圾,并由此在全市掀起了“捡起一片垃圾,就捡起了一片文明”的活动。
淄博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注重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理念,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为生态文明注入了新的内涵。“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淄博精神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生态家园 传播文明
良好的社会氛围是社会和谐的标志。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文明是城市文明的前提和基础。淄博市大力开展“文明社区”“温馨社区”“学习型社区”“绿色社区”和“温馨物业管理小区”等创建活动,使社区劲吹文明之风。
“中国十佳小康村” 潘庄社区的居民自发制作垃圾分类宣传卡,开展“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告别塑料袋,重拎布袋子”等活动,并提出节水、节能、优先购买绿色产品等“节能环保十件事”。潘庄社区党委书记耿佃成说:“现在居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一次性塑料袋现象明显减少,社区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张店区胜利油田胜南社区铁山小区每月按家庭常住人口人均耗用量由低到高选拔出节水、节电、节气前十名,并张榜公布,给予奖励。活动施行后,这个社区2007年1月份、2月份的水、电、气用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0%。
莲池小学注重在环保教育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因素,设立别具一格的“‘天天’环保流动医院”,这里的“医生”和“护士”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给学校里不注意环境保护,违规违纪的“特殊病人”看病。通过保护环境,特别是进行可利用资源的分类回收利用,让学生们懂得,他们捡起的不仅仅是一个空易拉罐,一张废报纸,而是捡起了公民的道德和良知。学生们的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很多家长、居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学校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项目》试验单位。
“保护环境 爱我家园”正在成为淄博市的生态符号和精神载体,它用朴实的爱心和行动,绽放出鲁中大地最为醉人的一片新绿。
爱心火种传万家,凡人善举现文明
2007年,一位化名“顺意”的好心人为贫困生张纵纵寄来1万元助学款。这已是“顺意”寄出的第九张汇款单了,九年来,“顺意”共计捐款27000元,为深陷困境的人默默奉献着爱心。九年来,带着感动、带着疑问,淄博人一次次寻找“顺意”,却总是无果而终。但这次,他们决定再次寻找“顺意”,当然,更重要的是寻找一种精神。
收到汇款单的第二天,《淄博晚报》推出“‘顺意’精神 大爱无言”大型公益品牌系列报道,一时间淄博“顺意”感动了神州大地。“顺意”成为众多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们的共同名字。第一批“顺意”志愿者已经走进张店区体育场街道办事处河滨社区,为居民提供了医疗、法律、电脑维修等十余项服务,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山东理工大学1000名学生注册成为“顺意”(应急)无偿献血志愿者。截至目前,“顺意”志愿者已经注册登记3000余名。
淄博市民众口相传的,还有另一个品牌--“善小”。今年72岁的袭建忠是一名热心的“善小”志愿者。2006年9月的一天,袭建忠乘坐35路公交车,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坚持给他让座。这件事让袭建忠感慨很多。他设计出了“感恩爱心卡”,印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道德名言,看到有人做好事,他都会送上一张卡片,表达感谢感恩之心。他已陆续做了700张爱心卡,还有30多名志愿者和他一起送卡传祝福。一位市民说:“‘爱心卡’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爱心火种传万家。”
提起刘钧,认识他的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2002年初,刘钧在散步时发现,大街上小广告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当时已经68岁的刘钧每天带着小铲子到街上铲小广告。几年下来,他为此磨坏了4把铲子。他的行为带动了一大批“善小”志愿者参与其中。对鳏寡孤老的关照,一次雪中送炭的捐助,片纸滴水的节省……越来越多的心灵成为善的源泉,惠及四方。
点滴见精神,细微之处体现文明。“顺意”“善小”精神已成为淄博的文明沃土。“生命因文明而美丽,文明因善小而恒远。”一位“善小”志愿者留下了这样的感言。
诚信品牌铸造民心工程
“街道拥堵,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百姓关心的问题解决了,政府‘民心工程’办到了实处。”市民张桂兰说。
淄博市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打造成最大的“民心工程”, 开展“建设生态文明”百件实事活动,筛选出100件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实事在媒体公示,让市民监督,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淄博市将“诚信”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理念注入城市精神之中,强化全社会的诚信观念,增强诚信意识,倡树诚信风尚,打造“诚信淄博”的品牌。
在“12345”行政投诉热线以及“110”“148”“12315”等市民服务热线的帮助下,曾经摆摊设点的小巷得到了治理,臭气熏天的公厕得到了改造,街边的路灯得到了修缮……淄博市政府部门的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规范了“窗口”服务,提高了行业文明整体创建水平,群众对行业风气的满意率高于85%。在一年一度的淄博市民直接对党政机关进行评议中,群众对政府诚信满意度超过90%。
淄博立足组群式城市特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文明一体化,组织432个文明单位与417个村结成共建对子,并且签订了《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协议书》。通过组织文明共建,进一步融合了城乡文明资源,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目前,全市已创建全国文明村镇5个、省级文明村镇40个、市级文明村镇113个,“村村争文明、户户讲文明”的新风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