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最高法院出台司法解释 认定5种情形属非法行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杨维汉)为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法惩处非法行医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这一司法解释自2008年5月9日起施行。它进一步明确了认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并对造成刑法有关条款中“情节严重”和“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情形,作出了详细规定。

    司法解释规定的5种情形是: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都属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

    司法解释还规定,下列情形之一应认定为“情节严重”: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下列情形之一应认定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造成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造成三名以上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司法解释还规定,实施非法行医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诈骗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链接
· 最高法院:依法、公正、高效保护台胞的合法权益
· 最高法院公布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若干规定
· 最高法院7年来制定修订20余件知识产权司法解释
· 最高法院: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 最高法院要求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
· 最高法院要求坚决杜绝滥用驰名商标保护制度行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