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群众在火炬传递现场手持“圣火传递爱心 心系灾区人民”标语牌。当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上海传递。 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新华社上海5月23日奥运专电(记者张荣锋 刘丹)奥运圣火23日开始了在上海的传递,抗震救灾火炬手的加入为上海站传递增添了色彩。
在为期两天的上海站传递中,有4位火炬手都与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密切相关。
孙宇立是上海疾病控制中心毒理室的医生,她的丈夫沈春琳作为上海医疗卫生青年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已在四川绵竹灾区开展救治工作,而她本人也已被编入疾病控制中心的防病抗震分队,目前正在上海待命赴援。
“作为火炬手,我时刻准备站到你们身边,陪你们度过艰难的时刻,”孙宇立在23日传递活动的结束仪式上表达了自己支援灾区的决心。
上海警备区通讯处处长虞谦15日带领7人赶赴地震灾区铺设抗震通讯枢纽设备,18日返回上海。他和孙宇立一样,参加了23日的火炬传递。
此外,上海睿智通无线技术有限公司职员卜智勇在灾区负责宽带无线搭建工作,23日凌晨刚刚返回上海,作为24日传递的第二棒火炬手,卜智勇在完成传递后将重返灾区。
上海消防局的陈飞少将刚从前方救灾归来,也是24日的火炬手,他随后也将重返灾区。
卜智勇和陈飞都参加了23日的结束仪式,陈飞还谈到了他们下一阶段抗震救灾的计划,“前期赶往汶川是执行第一阶段的任务——抢险救人,接下来我和上海的消防队员将展开第二阶段的工作,铲除废墟,重建家园。”
截至22日,上海红十字会已经为灾区募集了12.85亿元社会捐赠。
上海首日传递从上海博物馆北广场开始,在浦东陆家嘴滨江公园结束,途经黄浦区、卢湾区、杨浦区、浦东新区,总路程约62.84公里,其中传递路程13.12公里。

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右)与上海第一棒火炬手庄泳共同展示火炬。当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上海传递。 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上午8点,起跑仪式开始,首先是全体人员为灾区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上海市市长韩正在起跑仪式上说:“上海人民深切哀悼在5·12大地震中失去的同胞,深深敬仰奋战在抗震一线的勇士们。今天火炬手传递的不仅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也是上海人民同灾区人民一起同灾难抗争的勇气。”
上海火炬传递的另一个特点是“夫妻档”。担任第一棒火炬手的前泳坛名将庄泳和她的先生沈坚强都传递了“祥云”火炬。庄泳曾在1992年奥运会上夺金,沈坚强也曾是游泳高手。
另外,刘翔的父亲刘学根和母亲吉粉花都参加了火炬传递,加上刘翔此前在天安门广场的火炬接力启动仪式上展示火炬,这一家人可谓实现了火炬全家总动员。
来自社会各界的火炬手都心系灾区,在结束仪式上积极捐款。最后一棒火炬手秦文波是一位航天工程师,先后组织指挥了上海航天“神舟”飞船试验队的6次发射试验。秦文波希望奥运圣火能点燃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和信心。、
联想火炬手、影视界明星周迅表示,灾区同胞的不幸遭遇一直牵动着她的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向同胞伸出援助之手。
作为国际奥委会推荐的4名火炬手之一,新华社体育部记者高鹏传递后说:“作为一名记者,虽然没能去灾区参加抗震报道,但我在这里传递火炬,也是在传递光明和希望。希望能给灾区人民带来温暖和力量!”
24日的火炬传递将在上海体育场起跑,在嘉定安亭汽车博览公园广场结束,途经徐汇区、闵行区、青浦区、嘉定区,总路程约136.55公里,其中传递路程17.15公里。

5月23日,火炬手沈富麟(右)与火炬手周建明交接。当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上海传递。 新华社记者 凡军 摄
上海:火炬接力跑出梦想和期望
新华社上海5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叶锋)经历了全国哀悼日,奥运火炬“祥云”到达上海比原计划晚了三天。23日,奥运圣火开始了在上海第一天的传递。在这个特殊时刻,火炬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情感,火炬手在一次次的接力传递中,跑出了一个个梦想和期望。
手擎火炬,心牵灾区
上海警备区通讯处处长虞谦是上海四位“抗震救灾”火炬手之一。23日,他跑第105棒。他说:“虽然我回到了上海,但我的心仍然挂念着四川灾区。”
上海在奥运圣火传递沿途摆设了捐款箱,沿途观众纷纷为灾区捐款。刘翔的父亲刘学根也是火炬手,前两天,他受刘翔委托,到上海市红十字会再次捐款300万元人民币。“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刘翔说要捐款,我们家一起捐了一点。随着电视、报纸报道不断深入,全国人民都踊跃捐款捐物;于是,我们就和刘翔商量,再捐一笔钱”。
另一名火炬手、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卜智勇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进行救援工作,直到23日凌晨才赶回上海,参加火炬接力。“希望通过火炬传递,把对灾区的爱心传递给每一个火炬手;再通过他们,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他表示,火炬传递结束后,他将带领另一批人再赴灾区。
举起火炬,每个人都有奥运梦想
在当日的火炬传递中,一名个子高高的女火炬手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前中国女排队员李国君。她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是中国女排主攻手,但汉城奥运会临阵受伤。从国家队退役后,李国君回到上海,开办了排球学校。在她的悉心培育下,一批优秀的排球苗子正在茁壮成长。她表示,火炬接力延续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担任奥运火炬手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我要把它化作生活中的动力,争取在不远的将来,我的学生中有人能够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帮我一圆奥运冠军梦”。
奥运会也是普通人的梦想。大学生火炬手——复旦大学历史系学生袁森表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只有6岁的他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尤其是主火炬被点燃的瞬间,至今仍清晰地留在他的记忆里。自那时起,每届奥运会开幕式点燃圣火的瞬间,总是令他期待万分。他说:“此时此刻,我更感到作为一名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的骄傲与荣耀!我想对每一个人说,其实,奥运圣火离我们真的很近!” (小标题)奥运与世博相聚,祝福上海
毛竹晨是上海世博局主题演绎部助理部长,作为第88棒火炬手,她参加了杨浦段新江湾城的火炬传递。为了给毛竹晨加油,她的同事们步行了一个小时赶到现场;他们身穿世博衬衫,一路为她呐喊。当毛竹晨手持“祥云”火炬与举着世博会会旗的同事们一起合影时,她觉得成就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时刻。
“北京奥运的标志与上海世博的标志聚在了一起,这一刻太有意义了”。毛竹晨表示,火炬传递结束后,世博会的宣传也将进入一个更深的层面。

北京奥运火炬在上海市传递

北京奥运火炬在浙江省传递
北京奥运火炬在江西省传递
北京奥运火炬在福建省传递
北京奥运火炬在广东省传递

|

|
5月7日奥运圣火在广州市传递
|
5月8日奥运圣火在深圳市传递
|

|

|
5月9日奥运圣火在惠州市传递
|
5月10日运圣火在汕头市传递
|
珠穆朗玛托祥云——写在奥运火炬登顶珠峰之际

北京奥运火炬在海南省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