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东赞扬和鼓励宣传文艺界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作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广州5月31日电(记者 孔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31日上午与广东宣传文艺界代表座谈,赞扬宣传文艺界人士在汶川地震的救灾工作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通过宣传报道和文艺创作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人心、唤起了爱心、调动了物质力量,继承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汪洋要求广东宣传文艺界充分认识到灾后重建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加强“三贴近”原则,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为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广东省委宣传部介绍,汶川地震发生后,广东宣传文艺工作者立即深入到一线采访,及时推出了一批感人肺腑、鼓舞人心的作品。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均派出多人次到灾区采访,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摄制组赶赴四川拍摄救灾现场、制作专题片,广东各主要报纸、杂志均用大量专版刊登抗震救灾作品,广东音乐家创作了30多首抗震救灾歌曲,书画界人士创作和捐赠大量作品进行赈灾义卖,120多位知名画家联合创作巨幅史诗油画《地劫·重生》。这些作品弘扬了“众志成城、百折不挠”的抗灾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了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坚强信念。

    汪洋表示,宣传文艺战线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特殊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是通过公开、透明、及时、准确地报道,让全世界了解了灾情,体现了国家的良好形象和制度优越性,展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通过强大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人心,调动了物质力量;三是进一步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血浓于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得到提高、升华。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钦松说:“灾难唤起了文艺界人士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艺术家通过思考在历史和现实的交会点上找到了文艺的方向,抗震救灾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杨黎光说:“灾难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唤起了民族的自我意识,经受了苦难的洗礼,人们的公民意识正在崛起,宣传文艺界有责任对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宝贵精神进行总结。”

    汪洋指出,抗震救灾工作将持续较长时间,宣传文艺界要继续努力,为灾后重建工作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一要进一步宣传我国的政治制度优势,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果,对我们积累的物质成果和制度成果充满信心;二要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续推动接下来的灾后重建工作;三要进一步加强“三贴近”原则,更加紧密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四要进一步提高把握全局的思想水平,为灾后重建等工作发挥建设性作用;五要进一步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相关链接
· 灵活高效的政治工作激发抗震救灾官兵的战斗精神
· 中组部表彰第二批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 《一切为了生命: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图片展举行
· 四川发关于维护抗震救灾工作相关空域安全的通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