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四川省组织专家开始为建汶川地震博物馆选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6月3日电(记者 冯昌勇)3日上午,由四川省文物局、地震局的专家组成的考察组来到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都江堰考察,开始为建立汶川地震博物馆选址。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徐荣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今天开始,专家组拟用3天左右的时间,赴都江堰、绵竹、什邡、北川、青川等地进行地震遗址、博物馆选址考察。专家组在考察结束后将形成‘地震博物馆建设及选址意见’,并立即上报四川省委、省政府做决策参考。”

    徐荣旋说:“我们建设地震博物馆的总体原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汶川大地震涉及的300公里长龙门山断裂带修建地震纪念碑、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重点在一头一尾,即汶川和北川。地震纪念设施布局将形成一个整体,展示汶川大地震的历史面貌,规划和建设不能浪费,要对后人负责,经得起历史检验。”

    同时,四川省文物局专家展开了地震文物征集工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高大伦认为一切与地震相关的资料都有可能作为文物收藏,专家整理了主要涉及的几个方面,比如有关地震的见证物,包括图文资料、在废墟中的书包、遇难者遗物等;还有就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见证物,包括解放军、武警、志愿者赴灾区救灾的实物资料,各种标语等……

    高大伦说,地震文物征集的要求是先收集上来再说,以使得收集的东西能全面反映汶川大地震和抗震救灾过程。“比如学校废墟里的书包,我们不但要保留书包,还要记录书包的主人在地震中的遭遇,让每一件地震文物资料背后都有一个详实的介绍,而这需要大量的工作,也需要志愿者一起来协助完成。”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截至6月3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07人遇难,373577人受伤,失踪18230人,累计受灾人数4569.2965万人。

    四川采取措施加快灾区工农业生产恢复

    新华社成都6月3日电(记者 杨三军)汶川大地震发生已20多天,四川省采取多种措施,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连日来,灾区工农业生产恢复进程明显加快。

    这次罕见的地震灾害,给四川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工业方面,重灾区大部分地方电力中断,工矿企业被迫停产,东方汽轮机厂等企业厂房大面积倒塌;农业方面,大量水利设施损毁,农作物的抢收、抢种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为此,四川把灾区生产恢复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抓紧抢修电力、交通、水利等受损基础设施的同时,有关部门深入灾区调查了解企业受损情况,帮助其抓紧检查和抢修厂房和生产设备,尽快恢复生产。截至6月2日,除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外,四川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等5个重灾市,恢复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均占总数的50%以上,其中,成都和雅安市分别达到94.4%和84.4%。

    据四川省商务厅介绍,截至6月2日18时,全省已恢复经营的商业网点有16594个,较上日增加1887个;其中绵竹、北川、都江堰等15个重灾县(市)恢复1019个,较上日增加326个。

    汶川地震发生以来的这段时间,正是四川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收割及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栽插的关键进期。震灾发生后,四川连续下发关于抓好当前“双抢”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灾区农业、农机立即组织当地干部群众,统筹安排各方面力量,抓紧抢收、抢种,大力搞好农业生产自救,千方百计减少损失。

    四川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6月2日,全省小春作物收割已基本完成,大春作物的栽插工作也进展顺利,其中,全省水稻、玉米的栽插面积均占计划栽插面积的80%以上。另外,绵阳、广元、德阳等重灾区大春作物抢种进度也明显加快。

    四川将在重灾区设立过渡期临时医疗卫生机构

    新华社成都6月3日电(记者 叶建平)记者3日从四川省卫生厅了解到,四川各地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灾后重建工作正努力推进。为满足重灾区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省卫生厅日前已正式下文通知,要求尽快在重灾区设立过渡期临时医疗卫生结构。

    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省卫生厅已对临时村级卫生室(诊所)(包括居民临时安置点卫生室和村卫生室)、临时乡镇级卫生院(包括居民临时安置点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临时县级医疗中心的建设标准和功能需求、设备要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提出卫生行政机构用房纳入当地政府机关过渡期建设规划统筹考虑。

    据了解,这些具体要求包括每1000套左右居民临时安置住房,设置1个70-80平方米临时村级卫生室;在非居民安置点的村,原有村卫生室房屋倒塌或不能使用的,按一个行政村或邻近几个行政村共建一个临时村卫生室,建设规模视现有村民人数确定;每1万套左右居民临时安置住房,设置1个450平方米临时乡镇级卫生院;在非居民安置点的乡镇,原有乡镇卫生院房屋倒塌或不能使用的,应建设临时乡镇卫生院,房屋建筑面积按服务人口合理确定,一般不超过200平方米;医疗机构房屋全部倒塌的县,建设一个3800平方米的临时县级医疗中心。

 
 
 相关链接
· 国家文物局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论证会在成都召开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