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特别的爱和祝福—让端午节成为受灾群众的暖心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时评:让端午节成为受灾群众的暖心节

    新华社合肥6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杨玉华 罗博)地震已经过去20多天,全国各地的人们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端午佳节,不忘灾区成了各地人们的共同心声。

    为了让转移来的受灾群众和伤员过好节,合肥普通市民发出倡议,心系受灾群众,为他们送去诚挚的问候和祝福。宁夏福利部门为转移来的30余名孤寡老人包上爱心粽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这是国家第一次将端午节列入法定假日,更是汶川地震后第一个传统节日。可以想象,那些在地震中身心受伤的群众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大难过后,躺在异乡白色的病房里,内心深处一定倍加思念远离的故土和逝去的亲人。给予受灾群众比平时更为细心的关照,让他们过个祥和的传统节日,无疑是减轻他们心理压力,缓解悲伤情绪的有益办法。

    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当在合肥、宁夏救治的受灾群众接受到来自异乡陌生而热情的祝福,吃上热腾腾的粽子时,他们感动于社会的温暖与浓浓的爱意。一位受灾群众感激地说,在他乡能受到这么细心的接待,整个人如同换了一个天地,换了一种心情。这质朴的话语提醒我们,在为受灾群众提供挡风避雨场所等物质关怀的同时,给他们受伤的内心送去灿烂的阳光,给予他们节日里特别的爱和祝福是何等重要!

    让灾区群众感受到人文关怀,这对政府细致救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灾区,有条件的可以组织灾区群众包个粽子,搞点娱乐活动;没有条件的,哪怕在节日的时候改善一下受灾群众的伙食,送上一句真诚的节日问候,可能都会帮助他们摆脱逝去亲人的痛苦,让他们感到灾区的端午也美好。

    在非灾区,为转移而来的受灾群众做点力所能及之事,也许是一个粽子、一个咸蛋,甚至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都能让灾区人民感受温暖、排遣孤单。此外,更应该提倡勤俭过节,减少不必要的娱乐庆典,把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支援灾区。

    作为具有丰富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认同。在地震灾难来临时,我们众志成城,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地震之后,让我们共同携手为灾区的同胞送上节日的祝福,护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早日摆脱灾害、永远平安。

 
 
 相关链接
· 记者来信:汶川地震让我们重新认识体育场馆功效
· 水利部工作组到甘肃陇南指导震损工程抢险等工作
· 地震灾区降雨将趋于减弱 江淮江汉等地将强降雨
· 四川地震灾区普降中雨
· 陇南地震灾区确保山区农村防疫无死角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