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方就东盟与中日韩部队救灾合作程序提出构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6月11日电(记者林立平 曹国厂)在11日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上,中方代表就“10+3”武装部队救灾合作标准操作程序(SOP)提出构想,并呼吁加快该SOP的制定,为成员国武装部队的国际救灾演练及救灾行动提供便于操作的指南。

    来自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陈胜武上校表示,SOP的制定对加强“10+3”国家武装部队救灾合作、充分发挥武装部队在区域救灾中的作用,推动“10+3”区域合作的务实、深入发展,提高区域灾害应对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他认为,武装部队国际救灾SOP建设应以任务部队SOP的建设为基础。任务部队是指准备执行或实际执行国际救灾任务的部队。构建任务部队SOP,首先应明确适用的灾害。“10+3”武装部队国际救灾任务部队SOP,主要适用于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行动。

    其次,应确定任务部队行动原则。任务部队在执行国际救灾任务时,必须恪守人道、中立、公正的人道主义救援原则。任务部队应根据受灾国的请求,由援助国自愿派遣;任务部队的规模和组成根据具体的救灾需要而定;部署到救援地的任务部队指挥权仍属其本国,但在行动上要接受有关救援机构的协调;任务部队着本国制服,有易于识别的标识,不携带武器;任务部队必须尊重受灾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受灾国及救援地的宗教、风俗、习惯;任务部队应遵守“10+3”框架下关于国际救灾合作的有关规定;任务部队要加强与联合国人道主义组织和其他国际救援组织的沟通与协调。

    此外,规范任务部队能力和资产管理。任务部队通常由灾害评估专家组、搜救分队、运输分队、医疗分队、保障分队等组成,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可以灵活编组和配置。各成员国武装部队应设立专门的联络机构,负责统计任务部队的能力和资产,录入本国救灾主管部门数据库。各成员国之间应经常通报任务部队的能力建设和资产情况,并将本国任务部队的能力和资产目录及时提交“10+3”国际救灾协调机构。

    陈胜武表示,在同自然灾害的战斗中,各国武装部队都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近年来,国际救灾SOP日益重视对武装部队参与国际救灾的行动进行规范。随着国际救灾合作的不断发展,中国更加重视国际救灾SOP的建设。作为东盟地区论坛(ARF)的成员国,中国与印尼共同起草了《ARF救灾合作指导原则》,参加了修改ARF援助与救灾标准操作程序(HADR SOP)的相关活动;作为东盟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一直对东盟标准操作程序备用协定(SASOP)的制定给以密切关注。近年来,中国武装部队通过主办和参加相关研讨会,举办培训班,举行联合演习演练等形式,不断加强与“10+3”框架内各国武装部队间的救灾合作,推动武装部队国际救灾SOP的建设。

    据主持研讨会的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崔亚峰介绍,与会外国代表对中方代表提出的SOP构想表示出了很大兴趣和关注,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但是各方对任务部队的理解等方面存在差异,还需进一步统一认识。

快速、规范、先进——东盟与中日韩代表观摩白求恩军医学院野外救治演练侧记

    新华社石家庄6月12日电(新华社记者林立平、曹国厂 )11日下午,白求恩军医学院。灾害袭来,十余名群众“受伤休克”。执行急救任务的女学员快速跑步抵达救灾一线,立即徒手对伤员实施心肺复苏术,迅速对外伤群众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很快所有伤员抢救成功,野战救护车紧急将伤员后送。现场观众爆发出一阵掌声。

    这是出席在此间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的各国代表在观摩白求恩军医学院野外救治演练。女学员们快速而规范的操作博得了各国代表的赞许。

    白求恩军医学院已派出了100余名医疗队员和毕业学员参与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此次演练也是学院前方救护人员救灾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对伤员进行急救的同时,国产野战炊事车、手术车、防疫洗消车、X光车和发电车已经抵达救灾现场,5辆崭新、先进的野战车引来了各国代表的赞叹。同时,学员们在5分钟之内搭起了国产大型医用帐篷,一所后方野战医院矗立在救灾现场,象征着生命希望的红十字格外显眼。

    伤员先被送到分类救治室,然后根据伤情被分别送到重伤救治室、轻伤留治室、X光车、手术车等进行救治。观摩演练的各国代表早已走下观摩台亲自来到各个救治室近距离观看。车载X线检查、血液化验、心电监护、电除颤、轻伤留治、重伤手术,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救治室都张贴着工作流程。在野战手术车里,看着学员们对“重伤员”进行紧张的清创、消毒、手术、缝合等操作,各国代表不住点头,纷纷拿出相机拍摄。

    “这场演练非常好,对救灾管理非常有用。这些设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能够提供先进的技术来保障有效的人道救援,”马来西亚武装部队军医院院长穆罕默德·阿米·本·穆斯兰说。他表示,整个中国军队在此次汶川地震救灾中都做出了非常出色的工作。

    新加坡驻华武官陈顺利也用“非常好、很先进”来形容这次演练。他表示,参与演练的学员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医疗保障水平。

    当防疫洗消车进行着“卫生防疫消毒”,以确保灾难之后无疫情,这场野外救治演练圆满结束。各国代表意犹未尽,纷纷提出问题,“中国有几所这样的军医学院?”“为什么大部分学员都是女孩儿?”等等,现场解说员耐心地解答。

    白求恩军医学院是由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于1938年9月18日亲手创建的,有着丰富的救灾经验,曾执行过邢台、唐山抗震救灾和抗击非典等重大救灾任务。

    据学院有关人员介绍,学院已派遣一支医疗分队赴汶川地震前线参与救灾工作,并且三支防疫队和一支心理救援队已整装待发,参与演练的5辆野战车也将开赴前线救灾。

“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取得积极成果

    新华社石家庄6月12日电(记者林立平、曹国厂)“东盟与中日韩(10+3)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12日下午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闭幕,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

    此次会议围绕武装部队国际救灾协调机制建设、标准操作程序、法律保障等专题进行了探讨,交流了各国在近年来本地区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经验,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各国武装部队救灾合作、提高共同应对灾害的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崔亚峰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应给予充分肯定。与会的大多数国家代表就武装部队在“10+3”框架内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有着基本共识,大多数代表都呼吁尽快在“10+3”各国不同层次上加紧建立协调机制,尽快制定有关法律。各方代表积极发言,发表了许多建设性的见解,并认为应使研讨会取得的成果尽快通过有效渠道对各国国家和军队层面的决策部门产生影响,将研讨成果逐步向决策行为推进。

    他表示,会议也讨论了一些代表提出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例如有些国家武装部队救援能力比不上民间救援机构,武装部队参与国际救灾时涉及到的国家主权、人民感情等敏感性问题。

    崔亚峰透露,中方将把“10+3”武装部队关于国际救灾的研讨持续下去,明年该研讨会将继续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举行,并有可能上升为论坛,扩大研讨范围,涉及更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这将进一步促进“10+3”框架内武装部队的合作和交流。

    于10日开幕的此次研讨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继去年举办该研讨会首次会议后“10+3”框架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又一次务实合作。研讨会期间,各国代表们还观摩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的野外紧急救治演练。

    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代表探讨救灾协作机制建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海军大校任筱锋说,东盟和中日韩共处东亚,在自然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不仅是地理近邻关系的天然需求,也是相近文化背景和政治互信的要求,更是人道主义的要求和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

    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就国际救灾务实合作研讨

    此次研讨会将围绕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务实合作的主题,介绍中国军队参加四川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的有关情况,就“10+3”框架下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的法律保障、协调机制构建和标准操作程序等问题展开探讨交流。与会代表还将观摩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紧急救护行动演练。

    记住悲惨 难忘坚强--记韩国新加坡救援队大搜救

    成都东北的什邡市一带建有许多工厂,是当地的经济命脉,强烈的地震导致这里大面积山体滑坡,厂房损毁相当严重。记者从什邡市赶往受灾最严重的蓥华镇和红白镇途中,随处可见两边倒塌的废墟,靠近山体的地方还经常有碎石滚落,路边不时出现抛锚或翻倒的大货车。尽管一路艰险,抢险救灾车辆依然络绎不绝,不停向山区深处开进。与我武警官兵并肩战斗在这里的,还有来自韩国和新加坡的两支救援队。

    尽最大努力搜救生还者——日本救援队在地震灾区

    17日晚23时,夜色黑得像墨,一场大雷雨中,载着60名日本救援队员的车队冒着余震危险,颠簸在卧着坠石的道路上,进入了地震重灾区四川省北川县。

    这是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外国专业救援队,也是新中国自成立以来首次在特大自然灾难后接受外国专业人员救援。

    韩国救援队抵达什邡地震灾区开展救援

    由47人组成的韩国救援队17日在四川什邡市展开地震搜救工作,目前已搜出4具遇难者遗体。

    记者电话采访一名韩国驻华使馆官员了解到,17日凌晨6时起,韩国救援队员开始在什邡市蓥华镇化工厂的废墟上展开搜救工作。截至目前,救援队未发现幸存者,已搜出4具遇难者遗体。

 
 
 相关链接
· 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代表探讨救灾协作机制建设
· 抗震救灾一月全景纪录: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
· 四川各级财政共向灾区调拨救灾专项资金74亿余元
· 抗震救灾:北川6条偏远乡镇交通生命线紧张施工
· 地震灾区干线公路畅通为抗震救灾提供运输保障
· 一架救灾直升机6月11日因机械故障迫降在野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