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心理专家:部分地震伤员将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6月12日电(汪敏、仇逸)汶川地震至今已经整整1个月了。遭受地震灾害的部分伤员将会进入创伤后应激障碍期。上海临床心理科专家提醒:心理干预的重点,应从解决应激逆境状态转变到强调问题、鼓励伤员面向未来上,最终帮助伤员适应现状、回归健康状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随着刺激源的远去和时间的流逝,人的心理会逐渐平和下来。在经历严重的创伤体验以后的几小时、几天,至多1个月,一般会产生情感迟钝、抑郁,或者情绪兴奋、恐惧等精神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人会接受事实,直面生活,但也有一部分人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其中少数人会在6个月以后演变成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甚至在数十年后出现临床症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专家说,地震1个月后,有的伤员将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因此心理干预重点将是鼓励伤员和家属直面现实,接受现实,考虑符合自己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专家提醒,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是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努力。 在心理干预中,要注意根据不同伤员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家族遗传史,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制定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案。

 
 
 相关链接
· 江苏省支援灾区进入新阶段 调运活动板房2万余套
· 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业:旅游大省的伤痕与希望
· 山东省聊城市1700套活动板房高考教室支援绵阳
· 汶川县理县农民着急大批优质大白菜樱桃亟待外销
· 中国红基会在震区援建首所红十字博爱卫生站挂牌
· 地震灾区各项重建工作陆续开展 保质保量稳价格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