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 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董峻)农业部23日发布的消息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已在全市212万亩耕地实施了保护性耕作,这意味着北京已率先在全国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此举对减少扬尘、减少秸秆焚烧、改善首都环境、创办绿色奥运具有重要作用。

    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介绍,保护性耕作是以免耕少耕和作物残茬覆盖为主的现代耕作技术,不仅能抵抗风蚀水蚀、保护土壤和环境,而且能显著提高旱作农业产量。这项技术在欧美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2006年初,农业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启动了北京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在北京取消铧式犁耕作,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宗锦耀说,往年“三夏”时节,京郊农民在麦田里焚烧秸秆、烟火四起。遮天蔽日的烟雾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空气质量,甚至扰乱飞机航班正常起降,造成高速公路关闭。北京市通过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有效防止了上述现象,明显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据监测,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3年后北京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52%增加到1.81%,土壤贮水量增加14%至15%,水分利用率提高15%至17%,全年节水量相当于1个怀柔水库的库容量。

    保护性耕作技术还为北京市农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减少了翻耕、重耙、镇压和施底肥等工序,玉米种植每亩节约生产成本45元左右,冬小麦种植每亩节约生产成本60元左右,每年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约1亿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部将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重点推广农业技术之一,中央财政自2002年起累计投入2亿元予以重点扶持。我国保护性耕作呈现出了规模化推进的良好势头。截至去年底,全国保护性耕作实施总面积已达3062万亩。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表示,北京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标志着我国保护性耕作规模化推进取得新突破,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促进全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整体推进保护性耕作发展。 

 
 
 相关链接
· 农业部:我国保护性耕作规模化推进取得新突破
· 2008中国保护性耕作论坛召开 与会专家建言献策
· 黑龙江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显效面积已达386万亩
· 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 北京将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缓解沙尘天气危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