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县地震灾区尽早动员,就地取材,引导受灾农民自建过渡性住房。截至6月23日,全县3万多受灾农户自建了过渡房,其他农户正着手建设。
走进重灾区塔水镇三泉村,沿路是一排25间过渡房,外面张挂着花花绿绿的塑料布,四周有排水沟,门口挂着户主的名字。村党支部书记黄云政介绍,全村90%的房屋倒塌受损成了危房,地震发生后第六天,村里发动党员和群众代表,发起自救行动。组织村民从废墟里扒出旧椽子、钢筋和铁丝等材料,以组为单位,以院落为中心,自建过渡房。每个屋子12—20平方米,屋顶和四周用彩条布,设置公共的简易厨房、厕所,生活区和住房区分开,每天有专人消毒防疫。
政府及时引导,搞好规划,确保过渡房安全、实用。塔水镇组织专业人员对过渡房进行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建设的“土标准”,确保防水、防火和防疫安全。尽量选择废旧宅基地,不占用耕地,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兼顾生产生活需要。同时,组织党员服务队、部队战士等帮扶五保户、缺劳力户等受灾群众。
据介绍,这次全县约47万人受灾,九成房屋受损、倒塌,约12万户需要临时安置。各方支援的板房仅有3万多套,要优先考虑学校、医院等。因此,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做好服务,发挥群众的能动性,重建家园。(记者张志峰、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