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江苏省积极推动公共文化设施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7月20日电(记者 蒋芳)依托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人文资源,江苏省近年来一直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74家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同时,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积极探索新办法、总结新经验,确保实现高水平免费开放。让更多的人在吃到“免费午餐”的基础上,享受到不打折扣的“文化盛宴”。

    免费开放174家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京城西江东门地区“万人坑”遗址上,矗立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新馆自今年年初落成并对外开放以来,7个月已接待中外观众312万人次。如果按每人10元标准收取门票费,这一笔收入每年将超过3000万元。然而,面对如此众多的参观者,纪念馆敞开了免费的大门。

    目前,全省首批共174家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免费开放。范围涉及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具有开放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纪念性建筑物、历史文化遗迹、烈士陵园、革命历史遗址、爱国历史名人故居(遗址)、重大建设工程等。

    由政府为每一位参观者“买单”,是政府最实在的文化惠民举措。而这样的“免费午餐”,不仅惠及了省会南京的普通市民和游客,县市一级的人们也能够随时享用。

    然而,免费之后人流量成倍上升,给这些场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补助免费开放重点单位的门票收入减少部分、运转经费增量部分,以及重大维修等所需经费。省税务部门也对免费开放单位明确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省份之一,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文化惠民工程,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专题部署,并将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中为全省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省委宣传部长杨新力表示,重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是落实十七大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举措,是江苏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更是人民群众应得的长久期盼。不等、不拖、早行动、早主动,已经成为江苏省各个相关部门和单位推进这件实事的共同理念。

    细化管理、优化服务

    面对免费开放之后成倍增长的参观人数,首批开放的174家场馆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细化管理、优化服务的同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应对办法。

    接到关于免费开放的通知后,雨花台烈士陵园首先对雨花阁、盆景园、雨花石文化区3处景点实行有限开放。陵园管理局加设服务管理处和护林防火大队,在确保游人安全、尽兴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生态资源和文物古迹的破坏。同时,他们还引入了新的管理机制,将环境卫生工作整体有偿委托给专业保洁公司负责,保证了全园全天候环境整洁优美。安全保卫方面,建立了覆盖全园的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对各重点部位进行全面布控设防。

    免费开放三个月以来,即使面对首日超过18万的参观者,陵园依旧做到了管理维护水平不降低、服务质量不降低、生态环境标准不降低,观众对接待服务的满意率达到了96.7%以上。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计建平告诉记者,雨花台年门票收入超过2000万元,免费之后由政府财政全部承担,卸下了不小的经济创收负担。

    他说:“既然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有力支持,我们理所当然应该为政府办事,为老百姓服务,让公众享受到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把属于全社会的文化资源管理好、维护好、利用好。”

    和雨花台烈士陵园一样,首批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场馆单位,都在不断更新公共服务理念、创新思路办法。

    免费开放以后,很多场馆的参观人数都是过去的数倍,然而迄今为止,省内各个场馆、景区游览秩序均基本做到井井有条,没有发生一起公共突发性事件、交通车辆事故,游客投诉数量也没有因人数激增而上升。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认为,公众的文明程度与政府所能提供的文化场所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我们有责任向公众提供更宽敞、更舒适的环境,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发挥出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价值。”

    让百姓普享不打折的“文化盛宴”

    今年大年初二,一大批农民工来到南京博物院参观。农民工黄大林是四川人,由于雪灾,今年没能回家,就在南京过的春节。他在南博的留言簿上写道:“能免费进博物馆,过了个特别的春节,没回家的失望也冲淡了不少。”

    前来南博参观的市民郑先生一家来了老少三代共11口人。他告诉记者:“如果不免费,今天一家人光门票就得220元,可能就不会来了。”

    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观众,改变了以往博物馆门庭冷落的形象。同时,观众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博物馆的参观者大多是专业人士,或是历史爱好者,而现在,老人、孩子和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参观日益增多。

    根据观众调查显示,免费开放前许多观众是多年一次进博物馆,现在绝大多数观众都表示要一年多次进博物馆。面对这样的变化,未来南京博物院的功能定位将更趋大众化。

    首先,将对现有馆藏做进一步拓展设计,例如文物说明将从“注”发展到“释”,让更多历史文化知识有所欠缺的普通百姓,也能够轻松欣赏高品质的展览。其次,即将开建的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将新建六个场馆,其中大部分都定位为服务公众。第三,未来部分文物库房,考古、文保体验室,以及南京博物院的专业图书馆,也将面向普通市民和游客开放。

 
 
 相关链接
· 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召开: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 构建数字文化家园 沪文化共享将实现基层全覆盖
· 甘肃年内建成7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投资约2000万
· 四川地震灾区物质生活基本保障 文化已重建起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