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央行报告:上半年金融机构存款呈定期化态势 新华社发
央行报告:上半年金融机构存款呈定期化态势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姚均芳、岳瑞芳)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上半年金融机构存款呈定期化态势。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大量资金回流银行体系,是上半年居民户和企业定期存款均同比大幅多增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9.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2万亿元,同比多增1.4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同比多增1.5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0.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6万亿元,同比少增270亿元,其中企业定期存款同比多增7580亿元。报告认为,企业总体上仍保持较强的支付能力。
贷款方面,上半年居民户消费性贷款比年初增加2580亿元,同比少增1220亿元,继续保持2008年以来的同比少增态势。报告认为,这与房地产市场销售减少、金融机构对住房贷款投放谨慎以及居民观望气氛浓厚有关。
从投向上看,上半年新增涉农贷款7704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贷款新增额的比重为31.4%。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投向基础设施行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共计8826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为67.7%。
央行:国开行已完成法律尽职调查 准备设立股份公司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岳瑞芳、安蓓)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根据国务院领导批准的改革总体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完成法律尽职调查工作,股份公司设立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基础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继服务“三农”总体实施方案在八个省(区市)的17个地区、123个县支行试点推行后,2008年3月份又选择了六个省(区)的11个二级分行开展“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
报告称,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论证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方案。
此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4家已改制银行的公司治理、业务转型和经营绩效得到持续提升。上半年,改制银行各项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净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均有较快增长,4家改制银行的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增强,支农服务改善。报告认为,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
报告表示,对保持县(市)法人地位长期稳定、且涉农信贷投放比例较高的农村信用社,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现行规定,执行利率优惠的再贷款政策,实施较低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支持其优先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央行报告预测:下半年经济总体上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姚均芳、安蓓)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对下半年宏观经济进行展望时指出,下半年经济可能延续上半年增长格局,总体上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央行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但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有较强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报告认为,国内需求将继续保持相对较快增长,但需要注意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保持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贸易顺差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当前,国内外需求增长由高位回调,国内货币条件适度收紧,农产品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落,都有利于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势头。
不过,报告认为,引发价格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可能使初级产品相对紧缺,继续支持较高的初级产品价格,并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国内物价。部分重要商品国内外差价较大,资源能源价格扭曲矛盾仍在继续累积。此外,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也较快。总体看,通货膨胀风险不可忽视。
央行:货币政策要平衡好控制通货膨胀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关系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姚均芳、王宇)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阶段要加强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平衡好控制通货膨胀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关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报告指出,要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在继续巩固调控成果、保持总量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状况,同时考虑国内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适时微调,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要实现信贷总量微调与结构优化的有机结合。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企业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要扩大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规范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小企业融资市场。
报告强调,要落实好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加强异常外汇资金流动监管,防范外汇资金大规模流出。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问题依然存在,要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搭配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运用价格型工具,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当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外需增长相对较慢。报告认为,需要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内需发展。下一阶段应继续调整和优化财税政策,为扩大消费内需和促进服务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财税环境,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等各项体制性改革,消除制约结构调整的体制性因素。适时推进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高并强化环保标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图表:央行报告:房地产贷款增幅连续7个月回落 新华社发
央行报告:房地产贷款增幅连续7个月回落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岳瑞芳、姚均芳)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2008年6月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5.2万亿元,同比增长22.5%,比上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增幅连续7个月出现回落,但仍高于全部贷款增幅。
数字显示,2008年6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7.7%,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8个百分点;购房贷款余额为3.3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房地产新增贷款同比少增较多,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加3988.4亿元,同比少增1706.6亿元;其中,开发贷款和购房贷款分别增加1834.3亿元和2154亿元,同比分别少增684.3亿元和1022.3亿元。
据了解,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房屋新开工、竣工面积增幅高于上年同期,市场供应持续增加,但全国房价涨幅有所回落,尤其是部分城市房价下降,加剧市场观望气氛,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时出现负增长。
上半年,全国完成销售面积2.6亿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7.2%和3.0%。北京、四川和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下降47.1%、22.7%和20.3%。
与此同时,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持续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水平。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下降,2008年6月,同比上涨8.2%,同比涨幅比1月份低3.1个百分点。深圳、成都、南京、武汉、广州、福州、南昌、重庆等16个城市6月份环比房价出现负增长。6月,新建住房、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2%和7.5%,分别比上月回落1个和1.3个百分点,14个城市新建住房和18个城市二手住房价格指数月环比负增长。深圳市新建住房价格月环比在持续6个月负增长后,6月份上涨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