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内蒙古:草原绿起来 畜牧业强起来 农牧民富起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今年内蒙古草原雨水充足,草长得格外高。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彦宝拉格嘎查的牧民吉日木图一家承包了4300多亩草场。吉日木图说,他家最多曾拥有各类牲畜1200多头,草场不堪重负,退化严重。后来旗里的科技人员做了测算,把他家的草场划分为打草场、过冬草场以及春、夏、秋、冬四季轮牧草场,用围栏分隔,搞了划区轮牧,草场逐渐恢复了元气。

    2002年以来,国家共投入财政性资金和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132.8亿元,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牧草种子基地、草原围栏、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草原保护建设工程项目。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种草保留面积达4.2亿亩,草原围栏面积超过9亿亩,禁牧休牧轮牧草原面积14亿亩,草原生态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农业部2007年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9个旗县的监测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草原植被平均盖度提高5—6个百分点,平均鲜草产量均提高10%以上。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区域的严重沙化草地比2000年减少约20.1%。

    各地通过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措施,积极推行牲畜舍饲半舍饲圈养,有力推动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3000多万头牲畜从完全依赖天然草原放牧转变为舍饲半舍饲圈养。草原生态畜牧业取得积极进展,牧区肉类产量已达574.72万吨,比2002年增长60%;奶产量681.09万吨,增长150%。

    禁牧、休牧既要恢复好生态环境,更要维护好牧民的切身利益。2002年以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通过实施沙源治理项目,在广大牧区建立了23个移民园区,政府在房屋、棚圈、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为禁牧后牧民发展舍饲畜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面积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7%,是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全国659个少数民族县(旗),在草原地区就有597个。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东北河流一半以上的水量直接源自草原。加快草原保护建设,是恢复生态,改善民生,推进新牧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10年,草原保护建设要实现两大目标,一是草原保护能力明显增强。全国4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禁牧、休牧和轮牧措施,天然草原家畜超载率由2006年的34%下降到25%以下。二是草原建设能力明显提高。全国累计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亿公顷,改良草原面积达到4000万公顷,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000万公顷,新建草原自然保护区21处,累计治理沙化、退化、盐渍化草原1.1亿公顷以上。(记者张毅) 

 
 
 相关链接
· 青海省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8.18%
· 持续强降雨致使青海海西1100多户农牧民遭受洪灾
· 西藏:近60万农牧民搬进新房
· 天麻种植助农牧民致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