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半年我经济增长高位平稳适度回落 基本面未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快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说,目前已向地震灾区调运安装帐篷158万顶、过渡安置房约70万套,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的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新华社快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说,地方和部门规章清理工作基本结束,有1898部各级政府制定的规章被废止和宣布失效。

    新华社快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说,前7个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6%。

    新华社快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说,前7个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7%,其中7月份上涨6.3%。下一步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

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周英峰 王飞)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7日说,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

    受国务院委托,朱之鑫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朱之鑫说,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各种重大挑战的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他指出,这样的好形势是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性通货膨胀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严峻环境下取得的,是在国内接连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特大地震等罕见自然灾害冲击下取得的,是在不断排除和解决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及干扰因素情况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朱之鑫: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高位平稳适度回落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周英峰 王飞)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7日说,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长高位平稳适度回落。

    受国务院委托,朱之鑫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朱之鑫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增幅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三大需求增长趋于均衡。前7个月,投资与消费增幅的差距由过去几年一直在10个百分点以上缩小为5.6个百分点;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增速加快,顺差减少132亿美元。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前7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5%。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9%。

    朱之鑫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央财政支持“三农”资金大幅增加。两次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在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夏粮总产量连续5年增产;早稻丰收,秋粮长势普遍较好。肉禽蛋和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农业的好形势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4.4%,回落5.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机械工业分别增长17.5%和21%。服务业上半年增幅达到10.5%,增速快于经济增长速度0.1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得到较好落实,东北地区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快速发展,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较快发展,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

朱之鑫:我国经济运行存在四个突出矛盾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周英峰、王飞)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7日说,在看到好形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矛盾。

    受国务院委托,朱之鑫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朱之鑫说,当前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还会继续显现。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前7个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7%。下一步,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仍居高位,国内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上升都将增加企业的成本,加上初级产品需求较旺,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今年重大自然灾害使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后期天气情况还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农业病虫害的影响和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前7个月涨幅达到21.3%,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三是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尽管近两年在节能减排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但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仍比较粗放,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工业结构重型化的特征仍很明显,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很大,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还不完善,一些方面监督管理不到位。

    四是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成本上升,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近期国家已经在财政和信贷支持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扶持政策,有关地方也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但政策效应显现和企业通过自我调整改善经营状况,还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在收入分配、医疗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领域也存在一些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前7个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6万人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周英峰 王飞)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7日说,前7个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6%。

    受国务院委托,朱之鑫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朱之鑫指出,今年以来就业岗位和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前7个月,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2万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4.4%和19.8%。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6月底,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底增加892万人、2596万人、365万人和852万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增加559万人和623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人均每月又提高100元以上。两次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水平,城市每人每月提高30元,农村提高20元。下达了全国廉租住房年度计划,将新解决250万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朱之鑫说,灾区群众生活已得到妥善安置。年初以来,中央财政共安排自然灾害生活补助金422亿元,累计应急安置群众2100万人次,救助因灾生活困难群众6000多万人。目前已向地震灾区调运安装帐篷158万顶、过渡安置房约70万套,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的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市场供应保持平稳,缓解了部分地区一度出现的粮油价格过快上涨的矛盾,有效解决了东北地区粮食、灾区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国务院建立了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较好地保证了居民和重点单位、重点领域的煤电油气需要。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王飞 吴晶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7日说,今年以来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受国务院委托,朱之鑫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朱之鑫说,今年以来我国继续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全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418亿元,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流域工业废水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等建设。通过财政补贴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分解落实了5000万只节能灯具推广任务。太湖、巢湖、松花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推进。

    同时,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政策。实施新的水污染防治法,将“区域限批”由行政管理措施上升为强制实施的法律制度。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制定出台了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意见。发布了钢铁、化纤工业等15项国家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标准。

    朱之鑫说,今年以来我国加强监督检查和环境执法。对省级和地市级政府2007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公布了2007年各省(区、市)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否决了一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项目。

    继续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国务院专门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少开公务车、控制路灯和景观照明等节油节电要求。公布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开展“依法节能,全民行动”节能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上半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836万千瓦,淘汰了近200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37.5万吨落后造纸产能;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500万立方米、脱硫机组4000万千瓦以上。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8%,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0.1个百分点;预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一季度分别下降1.0%、1.9%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我国震后恢复重建工作稳步推进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王飞 白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7日说,今年以来我国震后恢复重建工作稳步推进。

    受国务院委托,朱之鑫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朱之鑫说,今年以来,我国遭受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抗灾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扎实推进,取得了重大胜利。目前,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正抓紧开展。

    朱之鑫说,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要求,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地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灾后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了财税、金融、就业等9个方面的政策,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

    同时,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初步完成。国务院成立了有关部门和地区组成的重建规划组,组织专家评估论证灾害损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损毁严重城镇重建选址等重大事项,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恢复重建的意见。目前,总体规划已经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审议,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专项规划进入修改完善阶段。

    此外,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展开。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明确了19个对口支援的省市,确定了包括住房、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在内的援建范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央财政今年安排灾后恢复重建基金700亿元;增加受灾地区再贷款额度,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对灾区的贷款规模。目前,部分重建项目已先期启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国农村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王飞 吴晶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7日说,今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参合农民超过8亿人。

    受国务院委托,朱之鑫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朱之鑫说,今年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新增229个城市,覆盖人口近6000万人。全力做好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有效防止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进入全面落实阶段。依托骨干企业新建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受理国内专利申请29万件,同比增长34.1%;专利授权16.4万件,同比增长15.2%。

    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从9月1日起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将在全国城镇实施。有120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春季学期享受了国家助学金;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确保考入公办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地震灾区学生不失学。抓紧建设灾区临时校园,做好教学设施配套和教师配备工作。

    文化、旅游、体育事业也加快发展。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的65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假日旅游市场运行保持平稳。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

国务院46个部门的“三定”规定已发布实施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王飞 吴晶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7日说,今年以来我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步伐。国务院机构改革进展顺利,46个部门的“三定”规定已发布实施。

    受国务院委托,朱之鑫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朱之鑫说,今年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对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调整规范。政务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明显提高。地方和部门规章清理工作基本结束,有1898部各级政府制定的规章被废止和宣布失效;发布了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规定在市县两级政府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

    同时,农村改革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从根本上理顺了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责任划分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进一步明确,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试点积极推动。

    朱之鑫说,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国有独资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工作继续深化。电信业通过合并调整,形成了3家具有全业务经营能力的市场竞争主体,航空工业体制改革启动实施;铁路投资趋向多元化,组建了沪宁城际、蒙冀铁路等8家铁路合资公司。

    财税、金融、价格改革继续深化。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开始实施,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理整合力度加大。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外汇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适时、周密地调整了成品油和电力价格,提高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对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朱之鑫: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抓好九项工作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王飞、白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27日说,下半年要突出抓好九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受国务院委托,朱之鑫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朱之鑫说,下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合理投资规模;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稳定和完善外贸政策,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确保重点需要。

    二是着力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积极增加粮油肉菜等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做好产运销衔接和进出口调控,确保市场稳定供应。抓好对重点产品价格变化的预测预警工作。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涨价行为,严格控制新增收费项目。完善和落实好对低收入群体和大学生等的补贴政策。

    三是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力争秋粮再获丰收。切实做好新粮上市收购工作,加强化肥等农资市场调控和监管。加快因灾受损的农业基础设施修复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四是加强财政和金融调控。加大财政对农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中小企业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项目的贷款。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积极采取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

    六是继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抓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尽快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七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深化农村、财税、金融、投资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八是扎实做好震后恢复重建工作。

    九是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我国提出2015年旅游就业规模增至1亿人左右目标

图表:我国乡镇企业30年发展转移了三分之一农民就业 新华社 发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雷敏 江国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要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

2008年1-7月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7.7%

图表:2008年1-7月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7.7%  新华社发

成都市将投资327亿元用于农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新华社成都8月27日电(张轩)记者27日从成都市农业灾后重建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成都市规划编制完成了农业灾后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实施规划、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和农村沼气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计划共投入327亿元用于农业灾后恢复重建。

 
 
 相关链接
· 发展改革委: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 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与美国财长鲍尔森举行会谈
· 发展改革委新的“三定”方案已获得国务院批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