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不仅给中国留下了丰厚的物质遗产,更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奥林匹克给予中国人民的宝贵馈赠,是推动中国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盛会开幕前夕,胡锦涛主席在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对北京奥运会留下的精神遗产做了深刻阐述:“一是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二是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三是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北京筹办、举办奥运会的过程,是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得到空前普及的过程。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追梦旅程,伴随着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不断加深理解与执着追求。中国人民热情参与支持奥运,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群体中得到了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像播撒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并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必将翻开新的一页。
北京筹办、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也是我国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过程。7年来这三大理念的实践,不仅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态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更加注重文明素质的提高,今天,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已经逐步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之中,推动中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进步。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也使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百余位外国政要、万多名运动员、几十万国外游客在北京相聚,全球40多亿观众共享北京奥运的快乐与荣光,各国文化、不同文明在这里交流融会、和谐共处。16天和平友谊的聚会,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信心。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使世界更多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了解了世界,也为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搭建了良好平台,更为各国文化相互交流与借鉴提供了极佳机会。
做好一项伟大事业不容易,把这项伟大事业所成就的精神财富和丰厚遗产继承发扬,更不容易。“后奥运”怎样把北京奥运会的遗产巩固好,利用好,弘扬好,这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中国人民十分珍惜北京奥运会留下的物质遗产,并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作用。中国人民将更加珍惜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并努力使之发扬光大。人们有理由相信,北京奥运会必将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赢得更多的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向前发展,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8月24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是各代表团旗帜入场。 新华社记者 郭大岳 摄
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启示之一
气势恢弘、精彩纷呈的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无论是对中华民族还是对奥林匹克运动,无论是横看世界还是纵观历史,北京奥运会都是一座伟大的丰碑。
北京奥运会,在奥林匹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相聚北京,同台观看开、闭幕式。45亿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共同分享北京奥运会的快乐。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挑战极限、攀跃新高,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85项奥运会纪录,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奥运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奏响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乐章。

8月24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 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一次空前的友谊盛会—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启示之二
“奥运会带来世界与中国前所未有的相互交流”。北京奥运会这个巨大的平台,使这种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在加深、交往合作在加强,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和谐世界建设,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个体育盛会,也是一次友谊的盛会。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运动员、官员、观众、游客汇聚中国,共同度过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其影响是其他任何世界性活动都无法比拟的。中国选手的优异表现,中国人民的热情善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赛事组织工作的科学严密,环境、场馆、设施的优良品质,都给各国来宾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奥运蛋糕 百姓分享”——北京奥运经济启示录
奥运圣火已告别了我们四天,残奥会圣火又将来临。当千年古都北京与奥运圣火相遇,点燃的不仅是人文激情,也在成就经济飞跃的梦想。“奥运后效应”将日复一日地显示出它的后劲,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改变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