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已经完美谢幕,而它带给中国的发展机遇则刚刚开始。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性、综合性的大型社会活动之一,现代奥运会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推动社会发展,成为“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
现代奥运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百余年来亚洲虽然只举办过两届奥运会——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但这两届奥运会有力地推动了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战国时代的胡服骑射,到盛唐时期对各国文化的兼收并蓄,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撷取世界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中华民族在文化的交流与学习中汲取各种养分,不断发展壮大。
从两度申办、到七年筹办、再到完美谢幕,中华大地所焕发出的空前热情、出现的可喜进步,无不昭示着:我们之所以举办奥运会,不仅是以奥运为舞台展现新中国的繁荣发展,更是以奥运为契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把握奥运带给我们的机遇,需要认真梳理奥运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这种遗产不仅包括雄伟壮观的场馆建筑,更包括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所显示的一个现代化国家所应具有的品质: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生态文明的步伐大幅加快;从“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场馆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到节能灯饰及少烟雾少污染烟花的成功研制,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成为潮流;从百万志愿者的微笑,到对秩序和法制的尊重,人民文明素质日益提高……不断使这种“品质”内生为习惯,演化为机制,积淀为能量,必将成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持久动能。
把机遇转化为优势,需要在全球化的视野中检视自身,更需要在改革创新中与时俱进。从申奥时“坚定不移走向世界”的信念,到举办奥运会进一步拓展的世界眼光,今天的中国将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开放。奥运会之后,对中国而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宽广视野,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北京奥运会“不同凡响”的辉煌属于过去,而北京奥运会所带给中国的机遇,则属于未来。珍视这种机遇、把握这种机遇,为经济社会进步提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必将迈出新的步伐。

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启示之三
北京奥运会,不仅给中国留下了丰厚的物质遗产,更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奥林匹克给予中国人民的宝贵馈赠,是推动中国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盛会开幕前夕,胡锦涛主席在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对北京奥运会留下的精神遗产做了深刻阐述:“一是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二是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三是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8月24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 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一次空前的友谊盛会—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启示之二
“奥运会带来世界与中国前所未有的相互交流”。北京奥运会这个巨大的平台,使这种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在加深、交往合作在加强,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和谐世界建设,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个体育盛会,也是一次友谊的盛会。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运动员、官员、观众、游客汇聚中国,共同度过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其影响是其他任何世界性活动都无法比拟的。中国选手的优异表现,中国人民的热情善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赛事组织工作的科学严密,环境、场馆、设施的优良品质,都给各国来宾和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8月24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是各代表团旗帜入场。 新华社记者 郭大岳 摄
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启示之一
气势恢弘、精彩纷呈的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无论是对中华民族还是对奥林匹克运动,无论是横看世界还是纵观历史,北京奥运会都是一座伟大的丰碑。
北京奥运会,在奥林匹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相聚北京,同台观看开、闭幕式。45亿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共同分享北京奥运会的快乐。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挑战极限、攀跃新高,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85项奥运会纪录,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奥运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奏响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