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南宁全力推动文明创建活动 构筑坚实城市软实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9月2日电(记者刘伟、向志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百舸争流的大小城市如何成为独树一帜的名城?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近年来以文明为器,全力推动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构筑起坚实的城市软实力。

    “能帮就帮”唱响南宁人的精神实质

    如果说一个城市有灵魂的话,那么南宁这座美丽的亚热带城市的灵魂就是“能帮就帮”的文明品质。在南宁有一个极其普通的社区叫望州南社区,那里的居民很多是旧城改造的拆迁户,大家生活都不宽裕,但街坊邻里之间却能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衣食住行能帮就帮,求学就业能帮就帮,扶贫济困能帮就帮,大事小事能帮就帮,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这些朴实无华的凡人善举很快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积极响应。

    2007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号召全体市民弘扬“能帮就帮”精神,随后大力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能帮就帮志愿服务在绿城”“ 能帮就帮人人都是志愿者”等活动,全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如今,“能帮就帮”的互助精神已深入人心,成为和谐南宁的城市品质。

    一城文明风,满目和谐情。在南宁,市民们普遍感到生活在这个城市是幸福的、温馨的。2005年以来每逢高考之际,满城尽飘黄丝带。这些扎着黄丝带的爱心送考车队免费将广大考生安全、快捷、准时送达考场。为了社区里空巢老人得到更多近邻的帮助,南宁市万力社区制作了“邻里守望卡”,邻居们在“邻里守望卡”上互相留下电话号码,邻居家发生什么事或是老人有什么需要照应,只要拨个电话,就能互相帮助解决困难。东沟岭曾是典型的“棚户区”,后来政府投资将“棚户区”改造成现代化的住宅小区,那些经济困难的居民都住上楼房。

    “建设中国最干净的城市”

    “南宁不仅是一座美丽的绿色城市,而且也是一座微笑的城市,市民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很幸福。” 2005年联合国人居署城市可持续发展南宁国际会议成功举办,出席这次会议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居执行主任安娜·卡琼穆罗·蒂贝琼卡博士这样评价南宁。

    “在南宁,如同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优美画卷里。”“如果以北方的一些城市作为参照系,整个南宁城市就是一座大花园。”这是多年来外地人对有“中国绿城”美誉的南宁的称赞。为还绿于民,市委、市政府将地处闹市的南湖岸上十几幢别墅拆除,建成一座供市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开放式园林公园。2005年,按市区人口一人一棵树的目标,南宁市大规模实施“植绿工程”:3年来,市区植树超500万棵,呈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的景象。2007年,南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23平方米。同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52天。

    近两年的南宁市由于持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天变得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洁了。南宁因此被称为“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2007年、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央文明办先后向全国推广“城乡清洁工程”的做法。2007年9月8日,南宁迎来了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标志着南宁的人居环境改善已成为国际典范。

    讲卫生爱环境已成为南宁市民的自觉行动。南宁市一位领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用几件小事说明南宁市民素质的提高:第一件是春节前城区大街小巷挂满了灯笼,但丢失的和破损的少之又少;第二件是在南湖举办灯展,十万人看花灯,却没人乱扔垃圾;第三件是南宁人爱吃甘蔗,但在街上很少见到丢弃的甘蔗渣。

    “人人向往的地方,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南宁已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一位外来务工人员说,在南宁,他感到了一种归属,一种依靠,一种支撑。

    一个歌唱的城市,永远不会烦恼。南宁的软实力还体现在从199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这个著名的节庆活动每年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一流民歌艺术家。南宁也因此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地处中国—东盟接合部的区位优势使南宁吸引着越来越多东盟国家人员的眼光和脚步。从2003年开始,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在南宁成功举办了4届。目前东盟10国均在南宁设置了领事机构或商务联络处。每逢周末,大批来自东盟国家的游客赶到南宁朝阳商圈购物。这些游客若不开口,很难看出他们是外国人。

    文明不但提升了城市软实力,也支撑起城市的硬实力。目前已有一批世界五百强和中国五百强企业落户南宁。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实施,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南宁正朝着中国—东盟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物流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目标挺进。而有着1680多年历史文化的南宁有望实现从“小家碧玉”边疆小城向“大家闺秀”的国际区域性城市的历史性转型。  

 
 
 相关链接
· 南宁会展业管理办法9月1日起施行 扶品牌打骗展
· 四川青川地震灾区39名初中生在广西南宁免费就读
· 广西南宁免费接纳39名四川地震灾区初中生就读
· 广西南宁拉响防空警报 纪念日本侵华的遇难同胞
· 南宁奥运期间加强安全监管煤矿生产企业停产整顿
· 南宁着手构建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融特色学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