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2日电(记者 訾红旗 )豫东农民曾经存在的“先饱肚子后抓钱,种好夏季管全年”的传统意识,如今正被演变为“夏粮秋粮一样抓,种好粮食为国家”的大农业观念。正是在这一大农业观念的引领下,河南第一粮食生产大市周口市,今年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40亿斤,而秋粮生产将达到51.5亿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比重越来越大,达36.%。
记者驱车行驶在周口大地,只见这里连片的玉米丰收在望,成熟的棉桃挂满枝头。项城市官会镇农民于明强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俺的秋粮生产一定是个好年景。”
今年周口市夏粮生产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能否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关键在秋粮。为确保全省实现粮食再超千亿斤目标,周口市今年要承担40亿斤以上的增产任务。为此,市委、市政府把秋粮生产放到与小麦同等重要的位置去部署,依靠科技,立足抗灾,强化服务,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把秋粮生产抓紧抓好。
突出重点,均衡发展。重点抓好大宗高产作物玉米的田间管理,同时兼顾大豆、红薯及小杂粮等其他粮食作物。各县市农业部门针对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和主要作物品种,提出针对性的秋田管理意见。
依靠科技,精耕细管。针对农民群众在秋粮生产中的粗放耕作习惯,切实抓好关键增产措施的落实。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化肥深施等技术。
整合力量,搞好培训。全市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作用,大力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做到技术到人,措施到田,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以及农村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农民提供易掌握的生产技术信息、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适时实用的市场和价格信息,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提高种粮效益。
强化服务,精心组织。该市抓好以玉米为主的高产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结合“科技入户工程”,广泛发动各级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参与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狠抓关键措施落实,挖掘玉米高产、超高产的潜力,树立不同规模的高产样板,以点带面,促进全市玉米及整个秋粮生产水平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