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山东多渠道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体系助残疾人就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9月2日电(记者邓卫华)资金扶持、技能培训、残疾人互助……通过多渠道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体系,山东残疾人就业之路正越走越通畅。

    在残奥帆赛举办地,青岛市对首次经营服务业、维修业、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的残疾人,根据项目类型和规模等无偿提供一次性扶持金。其中工业项目不超过8000元,其他项目不超过4000元,3人以上组织起来经营较大项目不超过2万元。

    青岛市还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残疾个体经营户,按应缴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额的50%给予补贴。非营利性、公益性社区就业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每安排1人给予用人单位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1000元,并给予每人每月150元工资补贴和200元社会保险补贴。今年以来,青岛市已安置残疾人就业451人,就业率达87%。

    山东省会济南市政府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劳动职介平台管理,实现了市、县(市、区)两级劳动保障部门劳动力信息网与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对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已有2308名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

    在海滨城市威海,今年市县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帮助5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选择合适的种养项目并赠送生产资料。此外财政还出资安排了100名轻度残疾人为100名重度残疾人料理家务。截至8月底,威海已安置残疾人就业390人,完成全年残疾人就业计划的195%。

    山东三年将使万名聋儿告别无声世界

    新华社济南9月2日电(记者王海鹰)“山东万名聋儿启聪工程”1日在济南启动。山东省财政将从彩票公益金中拨付1000万元人民币,由企业匹配1万台助听器,计划用3年时间救助1万名聋儿,让他们告别无声世界。

    山东有残疾人570万,其中6岁以下残疾儿童11万人。科学研究表明,0至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及时进行早期干预,采取科学的康复措施,绝大部分残疾儿童的身心能力都能得到改善补偿,相当部分的残疾儿童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功能障碍状况,与健全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

    “十五”期间,山东省县级以上残联普遍建立了聋儿语训中心。通过为聋儿测试听力,佩戴助听器、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全省有7000多名聋儿学会了说话,部分聋儿康复后上了普通小学、中学、甚至大学。2006年~2008年,山东省财政投入经费1300万元实施山东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救助了7300多名贫困残疾儿童。

 
 
 相关链接
· 山东省通过多种渠道5年来共安置9.5万残疾人就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