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对物价承受力渐强 储蓄再成理财首选
――央行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记者 王宇、姚均芳、张媛)中国人民银行22日发布的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当前物价承受能力逐渐增强,但对未来增收信心不足。同时,储蓄再次成理财首选,购房意愿继续下降。
2008年8月中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了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000份。
居民普遍预计未来物价将有所回落
调查显示,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居民占比延续了上季度的跌势,在2季度下降4.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降4.5个百分点,累计下降8.7个百分点;而认为“物价偏高,但尚可接受”的居民占比则继上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后再升4.2个百分点,累计提高8.3个百分点,居民对当前的物价承受能力逐渐增强。
央行相关人士指出,从居民对下季度物价走势的预期看,尽管预测物价“上升”的居民人数占比仍然较高,达42.8%,但比上季大幅回落了7.8个百分点,更比去年同期回落18.6个百分点,是近两年来的最低点,居民通胀预期呈现趋缓迹象。
居民对未来增收信心不足
调查显示,3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满意指数为15.3%,分别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2和5.7个百分点,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19.3%,分别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1和4.5个百分点,双双降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调查显示,认为下季度收入“难以预计”的居民占比为10.6%,比上季上升1.1 个百分点;预计下季度收入“增加”的居民占比为24.5%,连续3个季度下滑,累计降幅达4.9个百分点。
银行储蓄再次成为居民首选
调查表明,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投资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8.2%,较上季度大幅下跌8.6个百分点。这一比例曾在2007年3季度达到44.3%的历史最高点。
调查还显示,自2007年2季度开始,认为存款利率“适度”的居民人数占比逐季攀升,并屡创历史新高,本季度有55.3%的居民认为存款利率“适度”,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央行人士认为,在此前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储蓄存款无风险和稳定的特点再次受到居民的青睐,银行储蓄已成为居民理财的首选。目前,有六成以上居民家庭的最主要金融资产为“储蓄存款”,此比例自2007年3季度起连升4个季度,累计提高12.8个百分点。
居民购房意向谨慎
在调查的七个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等一级城市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均不足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