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西藏如今已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藏族人名汉字音译转写已实现规范化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谭浩、白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布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说,藏语文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藏族人名汉字音译转写等已实现规范化。

    白皮书说,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审议制定了《新词术语翻译和借词使用规则》的原则,共审定统一了3500余条有关市场经济和中小学教育等方面的藏文术语,审定了近6万条科技术语,翻译审定了8000多条计算机界面术语。

    白皮书说,多年来,各级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格西曲扎藏文辞典》《藏文大词典》《藏汉口语词典》《汉藏对照词汇》《藏汉词汇》《藏汉词典》《市场经济藏汉文对照词典》《藏汉对照法律词典》等多部藏文辞书。现已完成《制定藏语标准语方案》的起草工作和《藏族人名汉字音译转写规范手册》的搜集整理工作。

西藏文盲率降至4.76%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陈菲、吴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指出,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目前文盲率已从旧西藏的95%以上降至4.76%。

    白皮书指出,西藏现有小学884所、初中94所、教育点1237个,在校学生54.7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从旧西藏的2%上升到现在的98.2%,初中入学率达90.97%,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白皮书说,西藏现有高级中学14所,完全中学9所,高中阶段入学率为42.96%;中等职业学校7所,2007年在校学生1.9万人;高等院校6所,在校生达2.7万人,入学率17.4%。现有大、中、小学在校专任教师30652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0%以上。

    白皮书说,全国有33所学校办有西藏班,其中初中19所、高中12所、师范2所,招收西藏插班生的内地重点高中53所。到2008年6月底,已招收藏族学生34650人,在校生达17100人,内地西藏班学生的高考合格率和升学率达90%以上。

    白皮书说,与此同时,内地有90余所高校招收西藏学生,已毕业1.5万人,在校5200余人。一大批博士、硕士、科学家、工程师等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推动西藏发展的生力军。

西藏教育系统全面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育体系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谭浩、崔清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说,西藏教育系统全面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育体系,藏语言文字得到广泛学习和传承,这与旧西藏学习藏语文是上层贵族和少数僧侣的特权,形成鲜明对比。

    白皮书说,在旧西藏,占总人口95%以上的广大农奴和奴隶根本没有学习藏语文的权利。而中央人民政府从西藏和平解放之日起就十分重视藏语文的学习和推广,对进藏人员学习使用和推广藏语文提出明确要求,并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在昌都、拉萨、日喀则等地开办藏语文短期训练班、青年训练班、社会教育班等。

    白皮书说,目前,西藏所有农牧区和部分城镇小学实行藏汉语文同步教学,主要课程用藏语授课。中学阶段也同时用藏语和汉语授课,并在内地西藏中学开设藏语文课。在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考试中,藏语文作为考试科目,成绩计入总分。

    白皮书说,西藏现有双语教师15523人,各级各类学校有藏语专任教师10927人。西藏自治区已编译完成从小学到高中共16门学科的181种课本、122种教学参考书和16种教学大纲。藏语文在西藏所有学校都得到了空前的普及。

西藏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地方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陈菲、吴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指出,2007年西藏全部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地方。

    白皮书说,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能接受文化教育的均为贵族子弟,广大劳动人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和平解放后,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发展西藏教育事业。从1985年开始,国家对西藏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采取“包吃、包住和包学习费用”的措施。

    白皮书指出,1952年至2007年,国家累计投资225.62亿元人民币(其中近5年就投入139.89亿元人民币)。各省市也对西藏教育事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有力支援,迄今全国已选派7000余名教师援藏,帮助发展西藏教育。

    白皮书说,近年来,国家加大投入改善学校设施和办学条件,2000年至2006年投入18.5亿元人民币新建和改扩建校舍150万平方米;2004年至2007年建成计算机教室133个,卫星收视点983个,教育资源系统1763个,使西藏大多数中小学拥有了现代化教学手段。

    白皮书说,西藏现已形成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函授教育、特殊教育等在内的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

西藏公开发行报刊已达57种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陈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指出,目前,西藏公开发行的报刊已达57种,其中报纸23种、期刊34种,7个地市都有藏汉文两种报纸。

    白皮书说,旧西藏仅有清朝末年在拉萨创刊的石印藏文《西藏白话报》,印量不足百份。2007年,西藏出版报纸5550万份,期刊267万册,均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研究》《西藏旅游》等期刊多次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重点社科期刊奖等奖项。

    白皮书说,旧西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出版业,只有数量有限的几所印刷经书的木刻印经院。目前,西藏有2家图书出版社、2家音像出版社,初步形成了遍及全区的出版发行体系。现已出版各类藏汉图书11300余种2.5亿册,其中藏文图书3000多种,《四部医典要注》《新编藏医药学》《西藏百科全书》等200多种图书获得全国性奖励,藏文图书连续5年保持20%的增速。

    白皮书指出,西藏音像出版社1989年成立以来,先后出版发行《今日西藏》《朗玛堆谐》《西藏轻音乐》《藏西极地》等各种音像电子出版物100多种,销售发行音像制品33万多盘,近5年音像电子出版连续保持13%的发展速度。

    白皮书指出,目前,西藏有各类印刷厂35个,电子排版、平版胶印、电子分色、多色印刷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图书发行网络覆盖全区,仅2002年至2007年,投资1008万元人民币新建、改扩建了35个新华书店,使新华书店总数达到67个;发行单位272家,年发行图书20多万种,发行量4000多万册。投资1800多万元人民币新建自治区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日配送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5万多种56万册(盘)。

西藏已有网民约20万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陈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说,2007年底,西藏已有互联网站760家,互联网用户82858户,网民约20万,占总人口的6%。

    白皮书指出,西藏网络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异军突起,普及率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西藏互联网始于1997年,1999年实现宽带上网,2000年创办第一家网站“西藏之窗”。

    白皮书表示,西藏的移动电话业务始于1993年8月,当时交换机容量仅为4500户,移动基站只有1个,如今移动基站已达8300多个,手机用户达到80万户。

    白皮书说,新媒体已成为西藏人民了解新闻、获取信息和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拉近了西藏与世界的距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新闻办发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全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