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0月3日电(记者董学清)金秋时节,我国农业大省山东的“三秋”生产正在全面展开。
据山东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山东“三秋”生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推广农机作业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的“一条龙”模式,全省秋季保护性耕作面积突破200万亩。
为加快推进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山东省近年来加强政策引导,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发展保护性耕作机械。今年,省以上农机补贴资金2.8亿元,其中七成以上用于补贴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全省玉米机收面积将超过1350万亩,机收率达到33%,比上年增长10个百分点;保护性耕作面积突破200万亩,增长五成以上。
记者在陵县一个秋收现场看到,行驶在前面的是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它在完成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后,紧随其后的小麦播种机接着就完成了小麦免耕播种。这样,从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到免耕播种,整个作业环节实现了“一条龙”。据当地农民介绍,“一条龙”作业比过去省了4道工序,大体上每亩地节约成本200元。
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机专家董佑福说,“一条龙”式的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方式最大的不同是,土壤不耕翻或少耕翻,利用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覆盖地表,然后免耕播种。这种模式不仅省时省力省成本,而且能将秸秆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