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顾瑞珍)记者16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即将出征,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计划于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建设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考察队由204人组成,其中包括来自韩国的直升机机组人员6名,比利时极地考察记者1名以及我考察队派往西班牙考察站进行考察的人员1名。

    据介绍,考察队中前往东南极地区执行考察和建站等任务的队员将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前往,执行长城站考察任务的队员将搭乘智利空军飞机飞赴长城站站区。执行此次任务的“雪龙”船往返航程约24800海里,计划于2009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

    据介绍,第25次南极考察正值第四个国际极地年期间,此次考察的重点任务包括: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这也是我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预计2009年1月底前完成建站任务。中南极中山站的改造建设任务也是此次考察队的重点,作为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的关键之一,此项改造任务的完成,将大大提升中山站的科学考察能力,并将作为新建南极内陆站的前方保障基地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的后勤支援保障任务也将按计划实施。

    根据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安排,第25次南极考察队还将按计划组织实施45项科学考察工作,其中包括:组织开展南极冰穹A地区雪冰采样、天文观测、基础测绘等考察工作;组织开展中山站区重力基准测量、卫星地面监测设施建设、南极下坡风结构现场观测试验等考察工作;组织开展南大洋区域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南大洋碳同量观测、南大洋锋面过程以及普里兹湾海洋环流观测等考察工作;在长城站区开展法尔兹半岛生态环境监测、长城站区1:500地形图更新等。

    我国南极内陆考察站的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

 
 
 相关链接
·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内陆考察队成立 10月将出征
·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主体建筑雏形已现
· 我国将建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海洋局公开征集站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