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春风化雨沐新枝——中国妇女事业发展5年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绵绵爱心化雨露--深入开展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亿万妇女走向明媚新生活  

    几个月前,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湖村发生了一件大事。全村妇女要开大会,直接投票选举村妇代会主任。

    老年妇女衣着整洁利落,年轻的小媳妇儿、大姑娘穿着牛仔裤、花衬衫,一点不比城里的女人逊色。女人们开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孩子多,男孩、女孩围在妈妈、奶奶们身前身后嬉戏打闹着……

    在这幅“农村直选妇代会主任”的热闹画面中,农村女性热情参与的劲头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翻看妇联有关组织建设的材料,记者发现这种场景已然不断地出现在全国各地农村。通过这种方式,一大批有能力、懂管理、有热情的农村妇女带头人走上基层妇女工作岗位,为基层妇女组织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基层妇联组织要切实代表基层妇女利益,了解她们的需求。妇女工作者掌握了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又具有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又掌握为妇女群众服务的方法,这样才能把握基层妇女的需求,把她们的呼声反映到有关方面,推动党政府和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缩小中国的贫富、城乡差别,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性别平等。”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丁娟说。

    近5年来,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已深入到妇联各级组织以及农村妇代会、社区妇联,取得了新的成效--

    湖南省推动妇女参与村级管理工作起步较早。当地妇联抓住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机遇,以提高村委会女性成员比例为突破口,探索了“推动政策、创新机制、宣传倡导、教育培训”的工作模式,推动农村妇女参与村级治理;

    湖北省妇联通过下发文件,明确了党建带妇建应该“带什么”以及“如何带”的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基层妇女组织的建设,如今,全省乡镇、街道均建立了妇联,组建率达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如今,各级妇联组织全部实现“组织、班子、阵地、经费、制度”的五落实,村(社区)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达95%。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的组建率也超过95%以上……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探索,充分展示了各地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工作取得的新的成绩和发展--

    妇联基层组织不断巩固和延伸、新型妇女组织不断涌现、“妇代会+协会”“妇代会+妇女社会组织”……多层次、多功能的妇女组织组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广泛的妇联组织网络。

    目前,全国各级妇联已有7.6万名专职妇联干部和近百万兼职妇联干部,83.3万个妇联基层组织,全国街道妇联组建率达93%,乡镇妇联组建率达98%;社区妇联组建率达85%,村妇代会组建率达99%。妇女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服务覆盖水平明显提高,为新时期妇女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她们的带动之下,妇女的生活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浙江义乌,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2006年,全国妇联在这里成立了妇女“市场带千村”项目办公室,帮助全国各地妇联培训来料加工经纪人,开展来料加工业务对接,创建了妇女转移就业的新渠道。截至2008年,仅浙江省以妇女为主体的来料加工点已达7000多个,有女经纪人8000多名,近百万妇女通过来料加工得到了实惠。

    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

    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妇女运动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亿万妇女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一支伟大力量;

    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主人翁姿态投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妇女的自身解放与发展才能拥有无比广阔的前景。  

    孜孜奋进报春晖--中国妇女5年新成就,写照未来新征程  

    很多人,也许一生都忘不了这些名字--蒋敏、向倩、刁冬梅、冼东妹、刘春红、杜丽……

    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她们用特有的坚韧抗击无情天灾,用博大的情怀凝聚强大力量,用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

    在北京的奥运会、残奥会赛场上,她们伴随着中国向世界的精彩展示,书写着中国女性的光荣与梦想……

    她们,是自强不息的中国女性最真写照;她们,是为梦想不断努力的中国女性中的排头兵。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亿万妇女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曲豪迈动人、激情飞扬的巾帼之歌——

    她们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在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中发挥了“半边天”作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与赞扬,实现了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妇女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和开拓进取、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过去的5年里,中国妇女发展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她们在不断展示自我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长足发展。

    --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管理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全国的女干部已占干部总数40%以上,这也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据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介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女代表和女委员分别占21.33%和17.7%,比上届提高了1.09和1个百分点。

    --妇女劳动就业的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妇女的就业结构不断改善,职业层次得到优化,全国各级妇联组织还建立了巾帼科技示范基地26万多个,为1.2亿人次妇女提供各类教育和培训,带动妇女创业就业及劳动力转移达1300多万人次。目前,全国就业人口中女性已超过45.4%,农村妇女在农业劳动者中占到65%以上。

    --妇女总体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男女平均受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2005年,小学净入学率女童为99.14%,初中阶段适龄女生入学率为98%。目前,在校女大学生、女硕士、女博士人数均有较大提高,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3年。

    --妇女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达3000多个,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由2003年的51.3/10万和25.5‰下降到目前的36.6/10万和15.3‰,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5.25岁。

    --妇女思想道德素质大大提升。5年来,全国涌现出44万多名各级“三八红旗手”、13.6万多个“三八红旗集体”和23万多名“巾帼建功”标兵,任长霞、宋鱼水、冯理达等优秀女性成为激励人民奋发向上的楷模。广大妇女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回首妇女九大以来,中国妇女运动走过了辉煌的历程——

    5年创新的行动,担负起中国妇女运动在改革开放重要历史时期的新使命;

    5年精彩的实践,诠释了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全面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不懈努力。

    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亿万中国妇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还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新岗位、更佳的新业绩和更美的新生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黄晴宜:中国东盟应在五个方面加强妇女领域合作
· 辉煌30年:日益完善的保障制度为妇女撑起保护伞
· 收获在希望的热土上--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成果显著
· 第二届中国——东盟妇女高层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