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农民李春玉抱孙子在自家房前散步。天津市从2006年开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天津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600多户人家开始享受“宅基地换房”政策,目前已有500多户告别了乡间老屋,住进了别墅式新房。象该村一样,到2008年年底,天津市将有10万户农民住上有产权的商品房,过上培训上岗拿工资、有社保医保的“城里人”生活。 “宅基地换房”的新模式,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建设思路的创新。布局分散、数量很大、使用效率很低的农民宅基地集中起来,统一整理复耕,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同时,政府还将土地增值收益用于换房农民的社会保险。换房农民达到规定的年龄,就可以享受数额不等的社会保障金。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10月28日,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一位老人在原来的土坯房前流连。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10月28日,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一位农妇从原来的土坯房走出。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10月28日,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农民正在修建村庄景观。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