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上关镇,一面写着“洱海清,大理兴”的大幅宣传牌竖立在洱海之畔。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泊,湖面面积253平方公里,也是大理风景名胜区和苍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被大理人民誉为“母亲湖”。1996年和2003年,洱海两次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水质一度降到IV类。为有效保护洱海生态环境,大理州从2003年开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先后投入资金近20亿元,全面实施了洱海生态修复、环湖治污和截污、流域内农业农村湖源污染治理等措施。目前洱海综合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前9个月的洱海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洱海水质总体保持在II类,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高原明珠”重放光彩。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10月29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上关镇,一名男子从一面洱海保护的宣传牌旁走过。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10月29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一艘原来的小游船如今改装成了饭店门口的装饰物。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10月25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污水处理厂的检验员马利娟正在检测水样。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