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1月6日电(记者田建军)三峡工程5日停止蓄水后,下泄流量增加,长江中下游河段水位普遍上涨,一度通航紧张的长江中游航道恢复正常维护,通航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三峡工程自9月28日起实施实验性蓄水以来,下泄流量从每秒20000多立方米锐减至每秒8000立方米,中下游河段水位随之迅速下降,窑监、太平口等重点浅滩水道水深下降,船舶频频搁浅,通航出现紧张。为保证正常通航水深,长江航道部门派出了6艘挖泥船和20余艘航标维护工作船,在长江中下游河段展开挖泥疏浚和日夜维护,确保了长江航运基本正常。
5日,三峡工程停止蓄水后,下泄流量恢复到每秒20000立方米以上,通航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长江航道部门提醒,当前,长江中游水位虽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由于已经进入枯水季节,航道水深仍然有限,过往船舶必须严格按照航道部门公布的航道水深装载航行,避免“超吃水”航行阻塞航道。